[实用新型]一种水增压器智能电子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2224.7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5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叶淑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曜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5/00 | 分类号: | F04D1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知专利事务所33235 | 代理人: | 张德宝 |
地址: | 314113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压 智能 电子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仪器仪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增压器智能电子控制器。
背景技术
水增压器就是用来增压的泵,其用途主要有热水器增压用、高楼低水压、桑拿浴、洗浴等加压用、公寓最上层水压不足的加压、太阳能自动增压、反渗透净水器增压用等等。其工作原理:先将增压泵内充满液体,然后启动离心泵,叶轮快速转动,叶轮的叶片驱使液体转动,液体转动时依靠惯性向叶轮外缘流去,同时叶轮从吸入室吸进液体,在这一过程中,叶轮中的液体绕流叶片,在绕流运动中液体作用一升力于叶片,反过来叶片以一个与此升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作用于液体,这个力对液体做功,使液体得到能量而流出叶轮,这时液体的动能与压能均增大。现有技术中的水增压器的控制器智能化程度低,控制效率低,节能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增压器智能电子控制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增压器智能电子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和内置电路,所述控制器本体为一个长方体,所述控制器本体的左侧侧面设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的上方设有接线圆头插孔,所述接线圆头插孔的上方设有接线方头插孔,所述控制器本体的正面设有触控显示屏,所述触控显示屏的右侧设有模式切换旋钮,所述模式切换旋钮的下方设有电源开关按钮、跳闸按钮,所述电源开关按钮、跳闸按钮的下方设有红外二极管,在红外二极管的一侧设有蜂鸣器,所述控制器本体的内部设有内置电路,所述控制器本体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控制器本体的反面设有后盖,后盖上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与后盖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内置电路上设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一端设有保护电阻,所述保护电阻的一端设有断路器,所述断路器的一侧设有熔断丝,所述断路器、熔断丝相互并联。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的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单片机的另一侧设有远程无线通信模块,所述远程无线通信模块的一侧设有电能表,所述电能表的一侧设有电压控制模块,所述电压控制模块的一侧设有电流计算模块,所述电流计算模块的一侧设有网络模块,所述网络模块的一端设有数据上传模块,网络模块、电流计算模块、电压控制模块、电能表相互并联。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场效应晶体管A、场效应晶体管B,所述场效应晶体管A源极分别连接二极管E正极、二极管B负极和变压器初级线圈一端,所述场效应晶体管A漏极分别连接电源端和二极管A负极,二极管A正极分别连接二极管F正极、变压器初级线圈另一端以及场效应晶体管B漏极,场效应晶体管B源极连接二极管B正极,二极管F与二极管E串联连接,变压器次级线圈一端连接二极管C正极,二极管C负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负极和输出电压端,变压器次级线圈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正极,二极管D正极接入输出电压端。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的另一端设有线路承载计算模块,所述线路承载计算模块的一端设有自动调控可变电阻,所述单片机、线路承载计算模块、自动调控可变电阻相互串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简单,使用方便,智能化程度高,能够提高控制效率、控制精度,节省电能,控制器本体内的内置电路上的线路承载计算模块自动计算接入线路的最大安全承载值,通过自动调控可变电阻来改变通过变压器的电流大小,从而实现智能化电子控制;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控制模块,能够防止场效应晶体管应力过大,延长了场效应晶体管的使用寿命,从而能够延长水增压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置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盖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模块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曜测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曜测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22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