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多层板钻孔或扩孔的导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1823.7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5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发富;张强;王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B49/02 | 分类号: | B23B49/02;B23B4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丁晓峰 |
地址: | 20121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多层 钻孔 扩孔 导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多层板钻孔或扩孔的导向装置,属于机械加工的辅助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航空工业和其他相似工业中,对于蒙皮或多层板的紧固件连接,包括螺栓、螺钉、铆钉等,需要对每层板钻孔。现有的加工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每个零件各自钻孔,设备精度可实现零件自身的加工精度,然后再装配起来,但这种办法无法保证两个零件之间的定位精度,很可能因为装配误差导致孔无法精密配对。二是配钻,各零件在加工时不钻孔或者钻初孔,在装配时进行配钻,配钻时通常需要增加复杂安装的钻模板来定位导向,这种方法可以包容装配误差,实现连接。
但上述两种加工定位方法无法很好解决下面几种情况,一是基准板在装配时已经不允许再加工,如基准板上已装托板螺母,如果配钻则会打坏托板螺母。二是,配钻的连接需后期维护拆除紧固件时,可能因为装配应力或使用变形等,两层板之间的孔错位,无法重新装配。三是先加工板的孔因特殊要求须在设备上提前加工,两板装配时误差较大但不能配钻。
在这些情况下,只能先加工基准板,然后依据基准板孔定位,来加工待加工板。在上述情况下,对多层板钻孔或扩孔进行导向是一个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多层板钻孔或扩孔的导向装置,其能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保证基准板孔和待加工板孔的相对位置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以上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多层板钻孔或扩孔的导向装置来实现,所述用于多层板钻孔或扩孔的导向装置包括:
孔定位组件,所述孔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板和可更换的定位销,其中,所述可更换的定位销连接至所述定位板,用于插入基准板的孔中,所述定位板包括相互连接的手持杆部和嵌入板部,所述嵌入板部用于插入所述基准板和待加工板之间;
板夹紧组件,所述板夹紧组件包括夹紧套筒、螺母和可更换的厚度调节垫板,其中,所述夹紧套筒和所述螺母套设于所述手持杆部上;以及
钻套锁紧组件,所述钻套锁紧组件包括导向底座和可更换的钻套,其中,所述可更换的钻套设置于所述导向底座内,所述可更换的厚度调节垫板设置于所述嵌入板部和所述导向底座之间。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多层板钻孔或扩孔的导向装置能起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保证基准板孔和待加工板孔的相对位置精度,实现定位销和钻套的快速可更换,方便地应用于多层板装配等场景。
较佳的是,所述钻套锁紧组件还包括内套,所述可更换的钻套设置于所述内套内,且所述内套设置于所述导向底座内。
较佳的是,所述钻套锁紧组件还包括键,所述导向底座、所述钻套和所述内套分别设有键槽,以用于容纳所述键。
较佳的是,所述钻套锁紧组件还包括钻套夹紧件,所述内套设有钻套夹紧件容纳部,以用于容纳所述钻套夹紧件。
较佳的是,所述钻套锁紧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向底座的至少一部分外侧的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内套和所述外壳之间的弹性件。
较佳的是,所述导向底座包括底板区、键槽区和内锥形环区。
较佳的是,所述钻套夹紧件是钢球。
较佳的是,所述定位板还包括连接至所述嵌入板部的定位螺柱,所述可更换的定位销具有与所述定位螺柱啮合的螺纹内孔。
较佳的是,所述钻套锁紧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内套的底端附近的拉帽。
较佳的是,所述弹性件是弹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用于多层板钻孔或扩孔的导向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用于多层板钻孔或扩孔的导向装置的定位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用于多层板钻孔或扩孔的导向装置的导向底座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用于多层板钻孔或扩孔的导向装置的内套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定位销
2、定位板
3、厚度调节垫板
4、夹紧套筒
5、螺母
6、导向底座
7、键
8、外壳
9、钻套夹紧件
10、弹性件
11、内套
12、拉帽
13、钻套
21、手持杆部
22、嵌入板部
23、定位螺柱
61、底板区
62、键槽区
63、内锥形环区
71、钻套夹紧件容纳部
72、键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18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频振动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钻孔双向倒角组合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