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线尾套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1816.7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4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温芫鋐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芫鋐 |
主分类号: | F16C1/26 | 分类号: | F16C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张晶;郭佩兰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尾套 线尾 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 收纳 连接段 复数 握持 装配 开口 整齐 | ||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自行车线尾套,其包括至少两个套管。各该套管具有一供套设于一自行车线的开口,任相邻的两个该套管之间形成一连接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行车线尾套,使作业人员可一次握持住复数尾套,以方便进行大量装配尾套的作业,另外该尾套可整齐收纳不会零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自行车线尾套。
背景技术
一般自行车的车线(如煞车线或变速线)装设于自行车后,为了防止车线末端不慎刺伤人体以及散成须状,会在车线末端套设一尾套,即可防止车线末端刺伤人体及散成须状。
然而,由于尾套体积极小,在进行装配作业时作业人员的手指不易拿取尾套使用,尤其如在工厂进行大量自行车装配时,作业人员仅可一次拿取一该尾套进行装配作业,如此会耗费大量时间,且当大量尾套在收纳储存时亦非常零散杂乱,存在亟待改善的缺弊。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颖且具有进步性的自行车线尾套,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线尾套,使作业人员可一次握持住复数尾套,以方便进行大量装配尾套的作业,另外该尾套可整齐收纳不会零散。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线尾套,其包括至少两个套管。各该套管具有一供套设于一自行车线的开口,任相邻的两个该套管之间形成一连接段。
更进一步地,各该套管的一端分别套设有一套件,任相邻的两个该套件之间一体成型设有该连接段。
更进一步地,该套件分别设于各该套管远离该开口的一端,使该套管远离该开口的一端形成一供手指握持的指握部。
更进一步地,该套件为塑胶或橡胶套件,该套管为金属套管。
更进一步地,该套件朝向该开口的一端设有朝该开口方向渐缩的一渐缩段。
更进一步地,各该连接段为肋条状。
更进一步地,各该套管远离该开口的一端为一封闭端。
更进一步地,各该套管邻近该开口的一端径向设有一凸缘。
更进一步地,各该凸缘朝该开口方向的一侧为圆弧伞状。
更进一步地,该套件为塑胶或橡胶套件,该套管为金属套管;该套件朝向该开口的一端设有朝该开口方向渐缩的一渐缩段;各该连接段为肋条状;各该套管远离该开口的一端为封闭端;各该套管邻近该开口的一端径向设有一凸缘;各该凸缘朝该开口方向的一侧为圆弧伞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线尾套,使作业人员可一次握持住复数尾套,以方便进行大量装配尾套的作业,另外该尾套可整齐收纳不会零散。
附图说明
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操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套管;2:连接段;3:套件;4:指握部;9:自行车线;11:开口;12:封闭端;13:凸缘;31:渐缩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较佳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预期达成的功效,惟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畴,合先叙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芫鋐,未经温芫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18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