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田水利灾害预警及防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0927.6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1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恩;李哲敏;庄家煜;陈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D9/12 | 分类号: | G05D9/12;A01G2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田水利 灾害 预警 防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田水利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农田水利灾害预警及防御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而农田水利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巨大,会对农作物造成损害,降低产量。为了预防农作物发生水利灾害,往往需要亲赴农田现场,并且依靠主观感觉判断农田的水利状况,但是农田水利灾害影响因素众多,且我国有大面积农田,人工测量有很多局限性,不能及时、准确地得到农业生产中旱情、水位、灌溉等信息,费工费时,可靠度低,也不能有效地防御农田的水旱灾害,不适宜实际生产中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农田水利灾害预警及防御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可及时、准确地得到农业生产中旱情、水位、灌溉等信息,并能有效地防御农田的水旱灾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田水利灾害预警及防御系统,包括水位监测装置、控制平台和防御系统,所述水位监测装置包括带孔立柱和设置在所述立柱内的地上水位监测器和地下水位监测器,所述立柱设置在农田内,所述地上水位监测器设置于农田土壤上部,所述地下水位监测器设置于农田土壤下部,所述地上水位监测器和所述地下水位监测器均与所述控制平台通信连接;所述防御系统包括分别设置于农田边际两侧的进水通道和排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上连接有设置于农田上的输水渠,农田土壤表面上设有与所述输水渠连通的排水管,所述输水渠末端设有集水井,所述集水井上部与所述排水通道连通,所述进水通道的进水端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输水渠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输水渠与所述集水井连接处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均与所述控制平台通信连接。
优选的,所述立柱侧壁及底部外覆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地上水位监测器和所述地下水位监测器与所述控制平台为无线通信连接,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与所述控制平台为无线通信连接。
优选的,所述集水井内部设有水泵,上部设有井盖,所述水泵与所述控制平台为无线通信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御系统还包括设置于农田土壤下部的地下水收集管、盲沟和设置在所述盲沟内的导水管,所述地下水收集管与所述导水管连接,所述导水管与所述集水井连接,所述地下水收集管和所述导水管均为多孔管。
优选的,所述地下水收集管与所述导水管连接处设置有地下水位调节阀门,所述地下水位调节阀门与所述控制平台通信连接。
优选的,所述地下水位调节阀门包括集水筒体、顶盖和固定挡板,所述顶盖设置于所述集水筒体上部,所述固定挡板设置于所述集水筒体内,且所述固定挡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所述顶盖和所述集水筒体的底部相连,所述固定挡板两侧与所述集水筒体相连,所述固定挡板上设置有水位高度不同的多个出水孔,各所述出水孔处均设有开关,各所述开关与所述控制平台为无线通信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水渠设置有多条,各所述输水渠末端均设有一个所述集水井。
优选的,所述地下水收集管设置有多条,各所述地下水收集管均与所述导水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农田水利灾害预警及防御系统,通过地上水位监测器和所述地下水位监测器可分别获得农田地表水位和地下水位信息,控制平台可预设相应的水位阈值,并根据水位监测装置所传输的信息及时、准确地判断农田的实时状况,从而控制防御系统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农田进行灌溉或排水等操作,有效地防御农田的水旱灾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农田水利灾害预警及防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农田水利灾害预警及防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面示意图;
图中:1-带孔立柱、2-进水通道、3-排水通道、4-输水渠、5-排水管、6-集水井、11-第一阀门、41-第二阀门、42-第三阀门、7-地下水收集管、8-盲沟、81-导水管、9-地下水位调节阀门、91-集水筒体、92-顶盖、93-固定挡板、94-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09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线测试的运动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恒温双槽制冷与加热结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