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绝缘材料上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0349.6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3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黄顺国;廖秀志;何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国顺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2 | 分类号: | B32B37/1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沈强 |
地址: | 6217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绝缘材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绝缘材料上胶装置。
背景技术
复合绝缘材料在初加工时,需要进行上胶并在其两面进行材料的粘贴。常规的上胶装置均是采用转动轴对复合绝缘材料进行传动,并在传动中对复合绝缘材料进行上胶。在整个装置中,一般情况先均采用不同数量的主动轴进行动力输出,因此使得复合绝缘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因为在不同的动力输出导致受力不均匀,从而使得复合绝缘材料上会出现褶皱,从而使得复合绝缘材料上的胶水涂得不均匀,从而影响复合绝缘材料的后续加工。
同时,传统的上胶过程中因为要实用到刮胶装置,一般情况下都是利用转动轴在转动过程中将复合绝缘材料上的胶给刮均匀,但是也因为上面提到的问题,因为各个轴采用不同的动力输入,使得刮胶并不理想,因此需要对整个装置提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绝缘材料上胶装置,改进整个装置的动力提供方式,并对其刮胶结构进行修改,使得整个上胶装置对复合绝缘材料能均压的上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绝缘材料上胶装置,包括六根转动轴,其中第一转动轴上设置有复合绝缘材料,所述复合绝缘材料绕过起定向作用的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后进入胶水槽,所述胶水槽内设置有第四转动轴,所述复合绝缘材料通过第四转动轴后再依次绕过第五、第六转动轴后引出,所述第五、第六转动轴为刮胶轴,所述引出的复合绝缘材料由牵引力拉动,所述的六根转动轴均为从动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胶水槽内充满胶水,所述第四转动轴浸没在胶水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胶水槽设置在两根刮胶轴的下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刮胶轴与第四转动轴位于复合绝缘材料的同一侧,第二刮胶轴与第一刮胶轴各自位于复合绝缘材料的两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六根转动轴中的每一根转动轴的两端设置有可以自由转动的轴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刮胶轴表面为均匀的凹凸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凹凸结构由缠绕在转动轴上的钢丝构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钢丝缠绕在转动轴上后钢丝与钢丝之间无间隙。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的转动轴均采用从动轴的模式,通过牵引力来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减少复合绝缘材料收到的拉力;避免了因为动力输出不匹配导致的问题,另外因为对刮胶轴的改进,使得整个复合绝缘材料的刮胶更为均匀,且刮胶的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第一转动轴,2是第二转动轴,3是第三转动轴,4是用于上胶的第四转动轴,5、6是刮胶轴,7是牵引装置,8是胶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转动轴的两端套上可以自由转动的轴承,使得转动轴在外力带动下均能自由转动,因此本方案的六根转动轴均采用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因为都是自由转动的轴,因此当有外力作用时六根转动轴是同步转动的,不会受到外力影响。其中第一转动轴是用于固定复合绝缘材料卷的,复合绝缘材料套在第一转动轴上,引出的复合绝缘材料先绕过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后进入胶水槽。第二转动轴和第三转动轴的作用是起到定位的作用,同时给复合绝缘材料提供张力,使得从第一转动轴出来后的复合绝缘材料能全面的铺开,从而使得复合绝缘材料进入胶水槽后能全面的和胶水接触。
第四转动轴为上胶轴,整个轴身全部浸没在胶水槽的胶水里,这样使得通过第四转动轴的复合绝缘材料,两面都从胶水中通过,从而使得复合绝缘材料两面都涂上胶水。但是因为从胶水槽上来的复合绝缘材料,上面的胶水非常多,且收到胶水本身重力的影响,从而使得复合绝缘材料表面的胶水会出现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因此需要对复合绝缘材料上的胶水进行刮胶。为了对其两面都进行刮胶,因此需要采用两根刮胶轴对复合绝缘材料的两面进行刮胶,而为了使得刮完胶后,胶水不能乱流,因此需要将两根刮胶轴设置在胶水槽上方,这样刮下的胶水就能直接回流到胶水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国顺电气有限公司,未经绵阳国顺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03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