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井透水事故便携式救生衣装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0273.7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9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余有明;余金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C9/115 | 分类号: | B63C9/115;B63C9/20;B63C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02 | 代理人: | 李海燕 |
地址: | 1026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井 透水 事故 便携式 救生衣 装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下自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井透水事故便携式救生衣装备。
背景技术
在井下发生透水事故时,由于缺乏有效的应急设备,井下人员只能够采用快速撤离的方式应对,急救设备的缺失是造成我国透水事故矿难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而造成透水事故矿难的主要原因是溺水,由于透水事故发生后,受困者无法保证头部在水面上,一般都是被浸没的,若缺少自助呼吸装备,无法正常呼吸,普通的潜水镜的呼吸管要求露在水面上,导致现有的救生衣无法用于矿井透水事故。
因此,提供一种矿井透水事故便携式救生衣装备,以期在透水事故发生时,有效延续受困者的生命,为后续的救援奠定基础,提高救援成功率,降低矿难发生率,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井透水事故便携式救生衣装备,以期在透水事故发生时,有效延续受困者的生命,为后续的救援奠定基础,提高救援成功率,降低矿难发生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矿井透水事故便携式救生衣装备,包括可穿戴式本体、安装于所述可穿戴式本体上的氧气储存单元、将所述氧气储存单元与人体呼吸器官相导通的氧气输送单元、防水单元和预警定位单元;
所述氧气储存单元包括多个依次相连通的氧气袋,且首级所述氧气袋上设置有可与气源连通的充气口,末级所述氧气袋上设置有与所述氧气输送单元相连通的出气口;
所述氧气输送单元包括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的吸气管和设置于所述吸气管末端的入口式吸气嘴;
所述防水单元包括潜水镜、鼻夹和耳塞;
所述预警定位单元包括救生口哨、固接于所述可穿戴式本体之外表面的警示灯及反光片,和内嵌于所述可穿戴式本体的防水定位器。
进一步地,所述氧气储存单元中的多个氧气袋呈矩阵形式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救生口哨上安装有指南针。
进一步地,所述警示灯为光致储能LED灯。
进一步地,所述可穿戴式本体为马甲,所述马甲的对襟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横向调节扣,和底襟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竖向调节扣。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定位器为防水GPS-WIFI定位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矿井透水事故便携式救生衣装备,包括可穿戴式本体、安装于所述可穿戴式本体上的氧气储存单元、将所述氧气储存单元与人体呼吸器官相导通的氧气输送单元、防水单元和预警定位单元;其中,所述氧气储存单元包括多个依次相连通的氧气袋,且首级所述氧气袋上设置有可与气源连通的充气口,末级所述氧气袋上设置有与所述氧气输送单元相连通的出气口;所述氧气输送单元包括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的吸气管和设置于所述吸气管末端的入口式吸气嘴;所述防水单元包括潜水镜、鼻夹和耳塞;所述预警定位单元包括救生口哨、固接于所述可穿戴式本体之外表面的警示灯及反光片,和内嵌于所述可穿戴式本体的防水定位器。
在发生水下透水事故时,氧气储存单元可以通过氧气输送单元为井下人员提供暂时的氧气供应,同时,通过防水单元对受困人员的耳鼻眼进行全面防护,并通过预警定位单元及时发出声光预警信号,并通过防水定位器为救援人员提供定点救援依据;这样,该矿井透水事故便携式救生衣装备能够在透水事故发生时,有效延续受困者的生命,为后续的救援奠定基础,提高了救援成功率,降低了矿难发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矿井透水事故便携式救生衣装备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是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矿井透水事故便携式救生衣装备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02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放式保健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可充气式紧急救援泳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