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O检测装置的防潮结构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129438.9 申请日: 2017-02-14
公开(公告)号: CN206450664U 公开(公告)日: 2017-08-29
发明(设计)人: 郑浩;杨文韬;王立威;祝昆;杨小菊;江月;陈美竹;燕顺利;杨光辉;陈双强;刘琼;杨冬;杨昌豪;杨佳;游棚;王凯;翟向文;王涛;杨琼;曹浩;郝祎飞;王伦;于涛;鲍雯迪;张万贺;庞明艳;陈函 申请(专利权)人: 六盘水师范学院
主分类号: G01N33/00 分类号: G01N33/00
代理公司: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地址: 553004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co 检测 装置 防潮 结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氧化碳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CO检测装置的防潮结构。

背景技术

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严重时死亡。一氧化碳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50ppm时,健康成年人可以承受8小时;达到200ppm时,健康成年人2~3小时后,轻微头痛、乏力;达到400ppm时,健康成年人1~2小时内前额痛,3小时后威胁生命;到800ppm时,健康成年人45分钟内,眼花、恶心、痉挛,2小时内失去知觉,2~3小时内死亡;达到1600ppm时,健康成年人20分钟内头痛、眼花、恶心,1小时内死亡;达到3200ppm时,健康成年人5~10分钟内头痛、眼花、恶心,25~30分钟内死亡;达到6400ppm时,健康成年人1~2分钟内头痛、眼花、恶心,10~15分钟死亡;达到12800ppm时,健康成年人1~3分钟内死亡。在燃气热水器燃烧不充分时,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容易造成人员的一氧化碳中毒。浴室中由于湿度大,容易对一氧化碳检测装置产生影响,导致检测不准确。由于人体对于一氧化碳极为敏感,所以微小的测量偏差就会导致致命后果。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5506784 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一氧化碳检测仪,这种结构的一氧化碳检测仪虽具备防水功能,但防潮效果不佳,而且探头上容易产生灰尘堆积,从而影响检测的结果,并不适用于在大湿度的环境下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CO检测装置的防潮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具备更好的防潮和防灰尘堆积的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CO检测装置的防潮结构,包括检测探头和连接线缆,其中连接线缆位于检测探头的下方,还设有检测腔,检测腔的外表面均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检测腔下方设有夹持部,所述检测探头位于检测腔的内部,检测探头穿过所述夹持部,检测腔的上方还设有风扇腔,风扇腔内设有风扇,风扇上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伸出至风扇腔的下方,旋转轴下方还连接有圆形的旋转板,旋转板上环形均匀排布有若干半圆形的第二通孔,每个第二通孔上方设有半圆形的扇片,第二通孔的直径与扇片的直径相同,第二通孔的直线边与扇片的直线边互相连接,所述扇片与所述旋转板的夹角为45°,旋转板的下方设有两个连接杆,连接杆下方设有清扫部,清扫部的内部设有干燥空腔,清扫部的外侧设有环形的毛刷,毛刷与所述检测探头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风扇腔的上方中心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部设有遮挡板。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腔内部还设有圆筒形的过滤芯,过滤芯与检测腔的内壁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探头,用于浴室等多种潮湿环境下的CO的含量,检测探头位于检测腔内,检测腔的外表面的第一通孔,用于外部空气的采集,夹持部用于固定检测探头,检测腔上方的风扇腔,用于放置风扇,风扇的转动带动向上排气,从而产生空气流通,使外部的空气能够流动至检测腔的内部,与风扇连接的旋转轴,用于连接旋转板,并带动旋转板与风扇一起转动,旋转板上的第二通孔和扇片,可加速空气流通,扇片与旋转板的夹角为45°,该角度可使得当风扇转动时,带动气流向上流动,使得空气通过第二通孔从风扇排出,同时风扇转动也带动旋转板一起转动,旋转板上的扇片,也随之转动并加速检测腔内的空气流通,使得测试更精确,防潮效果也更加,旋转板转动也带动下方的清扫部转动,清扫部的毛刷与检测探头接触,从而使得清扫部能够对检测探头进行360°的清洁清扫,防止灰尘堆积带来的测量误差,同时,清扫部内部的干燥空腔,干燥空腔内部放置有干燥剂,可以对清扫部附近的空气进行干燥,随着旋转板的转动,清扫部随之转动可使得检测探头的附近都能得到干燥,从而提升检测装置的防潮效果。风扇腔上方通过支撑杆连接的遮挡板,可以防止顶部灰尘或异物的落下,进一步保证测试的准确性,检测腔内部的过滤芯,可以使空气在进入检测腔时,得到初步的除尘和干燥,从而使得干燥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旋转板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扇片角度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检测腔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夹持部的结构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六盘水师范学院,未经六盘水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94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