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物灸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8500.2 | 申请日: | 201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5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迈兰;常小荣;李丹;邹逸凡;刘红华;葛君芸;刘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曾志鹏 |
地址: | 410208 湖南省长沙市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物灸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艾灸用具,具体是指一种隔物灸架。
背景技术
隔物灸临床应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比较典型的有“炼脐”或者“蒸脐”。相传为史前彭祖所发明。古代的隔物灸系是将纯天然名贵中药材研末,置于肚脐或者相关穴位上,四周以面粉团围住,以防泄气,将穿有小孔的槐树皮或者生姜片置于其上,再将枣核大小的艾柱9-12 壮置于槐树皮或者生姜片上,点燃施灸。一般需要数百甚至上千壮(一壮,就是将艾绒捏成1cm左右大的小团,放在姜片上,点燃,燃尽即为一壮,时间也就是3~5分钟。),耗时3-6 小时。作为强壮保健,抗衰老之用,必须常年温灸,持之以恒,故称为“炼脐”或者“蒸脐”。
隔物灸架,遵循古法“灸,乃久火也,温热之火,持久之力”的理念,既体现了灸法“烧灼、熏蒸、温熨”的综合作用模式,又适宜单个穴位独立施灸,既达到灸法防病治病目的、又操作简便、适宜自我和家庭开展实施,有利于灸法走进家庭。目前相关的灸具品类繁多,有大木盒结构的,也有小的铜盒结构的。但本专利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各种结构的艾灸盒在与用户身体固定的时候采用的方式主要只有两种,第一就是用户平躺,直接平放在用户身体上,不进行固定。第二种则是通过绑带的形式,将灸盒绑在用户身上。发明人通过实践得出,不固定的形式,需要有人一直在旁边看护才比较安全,不适合于用户独自操作。而绑带的结构在使用时始终会有一种不舒适感,绑得太紧还会影响到局部的血液循环。还有一点,现有技术中的艾灸盒体积普遍比较大,施灸时占用的位置大,容易施灸点周边的其他穴位造成影响,从而影响艾灸效果。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固定更舒适,便捷,结构更迷你的新型隔物灸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定更舒适,便捷,结构更迷你的隔物灸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隔物灸架,它包括从上往下直径递增的锥台形架体,架体的上端设有顶台,下端为底座;所述的顶台上设有艾柱插环,艾柱插环上设有弹性夹片;所述的艾柱插环通过连杆与顶台相连;所述的架体的侧面设有若干进气孔;所述的架体的内部还设有挡灰网;所述的底座的下端面设有用于粘贴在用户身上的胶布。
作为优选,所述的架体高度为5cm,顶台的外径为1cm,底座的外径为3cm。
作为优选,所述的顶台与架体之间为可拆式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气孔为5排,每排6个,进气孔的孔径从上向下递增。
作为优选,所述的挡灰网与架体之间为可拆式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座上还设有一个垫料卡环。
作为优选,所述的艾柱插环为一个直径0.35cm,高度0.2cm的螺帽。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申请一改传统的绑带式结构,将架体的底座设置上了胶布,使用时将胶布上的覆膜扯去后即可直接贴在用户身体上,固定起来非常快捷,固定效果也很好。锥状结构进一步压缩了整个装置的体积,而且上面小,下面大,使侧壁的斜面可以将更多的能量反射到用户的身体上。同时挡灰网和进气孔的设计保障了艾灸安全稳定的燃烧。
作为优选项,所述的架体高度为5cm,顶台的外径为1cm,底座的外径为3cm。该设计使得所述的架体结构非常迷你。占用体积进一步缩小。所述的顶台与架体之间为可拆式连接。该设计使得顶台更方便清洗,同时插放艾柱更方便。可以先插好,然后再点火。所述的进气孔为5排,每排6个,进气孔的孔径从上向下递增。该设计更有利于艾柱燃烧和排烟。所述的挡灰网与架体之间为可拆式连接;更有利于挡灰网的清洗。所述的底座上还设有一个垫料卡环。该设计可以将比如姜片,附子片等垫料卡在卡环内,将垫料固定住,同时也防止它影响底座与用户身体之间的连接。所述的艾柱插环为一个直径0.35cm,高度0.2cm的螺帽。采用现有的螺帽结构作为插口,螺帽的内螺纹具有一定的防脱能力,可以防止艾柱滑落。
综上所述,本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固定更舒适,便捷,结构更迷你的新型隔物灸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申请中隔物灸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隔物灸架的底座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架体,2、顶台,3、底座,4、艾柱插环,5、弹性夹片,6、连杆,7、进气孔,8、挡灰网,9、胶布,10、十字形透气孔,11、垫料卡环,12、挡灰网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医药大学,未经湖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85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