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蓝牙的智能箱运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8184.9 | 申请日: | 201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1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曹顺;高文龙;叶长鑫;周凤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G08C17/02;A45C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91 | 代理人: | 黄耀钧 |
地址: | 110142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蓝牙 智能 运动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蓝牙的智能箱运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追求也不断增多和丰富。譬如说,外出旅行,长时间出差,农民工外出打工等情形,都会随身带着很多的行李,而且有时候还因为太重搬不动不得不扔掉很多,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需要搬运的东西也很多,有重的也有轻的,但是这些对于生活中的一些人来说非常的不易,譬如说老人等,他们很多时候都不方便拿重物却又不得不做,现有的行李移动都是通过手拉行李箱或者手推推车实现货物的移动,比较费时费力,操作不方便,因较重时移动易发生意外造成操作者损伤,安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蓝牙的智能箱运动控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蓝牙的智能箱运动控制装置,包括执行模块和遥控模块,所述遥控模块包括内设有3D传感器的操作终端,所述执行模块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上连接有驱动行李箱或推车运动的驱动电机,并通过蓝牙无线传输模块连接到操作终端,控制器上还连接有人机交互模块;
所述遥控模块包括外壳,外壳的侧壁由内板和外板组成,外板上设有通风孔,内板与通风孔对应的位置设有开口;所述内板和外板之间的腔体内设有风扇;所述内板的开口处还设有防虫网;所述通风孔为百叶窗设计。
优选地,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显示模块和按键装置。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信息存储模块和蓄电池电源。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连接有电源电量检测模块和电量预警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3D传感器和无线模块,将操作终端与行李箱或推车上的控制器进行无线连接遥控,3D传感器感应动作信息,从而驱动驱动电机进行动作,实现了更加的省时省力,操作也方便,无需人工进行接触掌控,安全性更高,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费时费力、操作不便和安全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快捷和价格便宜的特点。
2、遥控模块包括外壳,外壳的侧壁由内板和外板组成,外板上设有通风孔,内板与通风孔对应的位置设有开口,用于帮助外壳内部通风散热,防止外壳内的电子元件由于工作温度过高而造成损坏。内板和外板之间的腔体内设有风扇,风扇可加速空气流动,帮助通风散热。内板的开口处还设有防虫网,用于防止蚊虫或者其他体积较小的物体进入外壳,保护外壳内的电子元件。通风孔为百叶窗设计,可有效防止外界液体进入外壳内部,防止对外壳内的电子元件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蓝牙的智能箱运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蓝牙的智能箱运动控制装置的遥控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蓝牙的智能箱运动控制装置的遥控模块侧壁的截面图。
图中:1、外壳,2、通风孔,3、风扇,4、防虫网,5、内板,6、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基于蓝牙的智能箱运动控制装置,包括执行模块和遥控模块,所述遥控模块包括内设有3D传感器的操作终端,3D传感器用于感应人的动作;所述执行模块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上连接有驱动行李箱或推车运动的驱动电机,并通过蓝牙无线传输模块连接到操作终端,控制器上还连接有人机交互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包括显示模块和按键装置;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信息存储模块,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电机的运行状况以及蓄电池的电量状态等;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蓄电池电源,控制器还连接有电源电量检测模块和电量预警装置,当电量低于设定值时,电量预警装置进行报警提醒,电量预警装置采用蜂鸣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化工大学,未经沈阳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81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汽车上坡起步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电动汽车弹性储能系统及能量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