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对接热熔焊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7739.8 | 申请日: | 201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9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徐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胜达塑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20 | 分类号: | B29C65/20;B29C65/7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对接 熔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机,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对接热熔焊机。
背景技术
随着PE管在压力管道中的应用,以及大口径压力管道对可靠性的需求,热熔对接焊机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现有的热熔对接焊机,大多数为手动焊机,液压系统驱动机架,给管材端面供给的压力和时间都是由操作者独立控制。对于这种类型的设备没有办法对每一个焊口进行监管,焊口的好坏完全由操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决定,操作者完全有可能使用过大或过小的压力进行焊接,也完全有可能缩短或延长焊接时间进行焊接,不规范的压力和时间参数,必然导致一个不合格的焊口,有的可能在打压时暴露出来,有的则可能成为隐患,在未来的某一时刻暴露出来,对于给水可能只是漏水问题的处理损失了水资源,临时中断给水,及时去抢修,浪费人力和财力;对于天然气的泄露将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泄露导致的结果可能是掀翻一条马路,摧毁一栋大楼,人命关天的大事,这样的事情已经有很多案例。
所以目前针对对接热熔焊机的改进并且已经运用至实际操作的有两类设计,一类如中国专利CN201446705U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热熔焊机,其结构如附图1所示,包括一全自动控制器1,全自动控制器1的液压油管端通过快速接头与机架2的快速接头端相连,全自动控制器1的热板连接端与热板3的连接端相连,全自动控制器1的铣刀连接端与铣刀4的连接端连接,所述的铣刀4旁边是铣刀热板架5。
再如中国专利CN204382654U公开了RTP全自动电、热熔焊机机架,所述的RTP全自动电、热熔焊机机架包括安装在机架上部和下部的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设置在机架上的6个装夹卡具,设置在支架上的框架式整体焊接底座,设置在机架上部的第一支撑支撑、第二支撑、第三支撑和第四支撑,设置在支架底部的液压传动系统,设置在机架上部的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机架左、右两端可转动的第一吊装手把和第二吊装手把。
前者虽提出了整套热熔焊机对PE管的热熔焊机工作的自动控制从而进一步的提高PE管热熔焊接的工艺效果,但实际中对PE管以及一些新型产品,例如三层纤维PE复合管(RTP管)而言,其焊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最重要的在于焊机机架对PE管的对接控制,热熔后的对接压力和对接速度很大程度决定了PE管直接的对接效果。
但RTP全自动电、热熔焊机机架采用的装夹卡具以及对接方式还是会出现热熔后的对接口整圈难以保证对接稳定,特别是针对各种新型PE复合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对两个PE管对接时的整圈都达到严格控制和锁定从而保证热熔对接效果的全自动对接热熔焊机。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对接热熔焊机,包括左机架、右机架、第一导杆组、第二导杆组、第三导杆组、第四导杆组、第一固定卡具、第二固定卡具、第三固定卡具、第四固定卡具、第五固定卡具、第六固定卡具、伸缩气缸组一、伸缩气缸组二和热熔板,所述左机架和右机架分别安装在热熔板的两侧,所述第一导杆组设在左机架上,所述第一固定卡具和第二固定卡具安装在左机架上且穿过第一导杆组与第一导杆组连接,所述第二导杆组位于第一导杆组上方且也穿过第一固定卡具和第二固定卡具并与第一固定卡具和第二固定卡具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卡具穿过第一导杆组与第一导杆组滑动配合,所述伸缩气缸组一的缸身安装在第一导杆组和第二导杆组的杆身上,所述伸缩气缸组一的伸缩端与第三固定卡具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导杆组设在右机架上,所述第四固定卡具、第五固定卡具安装在右机架上且穿过第三导杆组与第三导杆组连接,所第四导杆组位于第三导杆组上方且也穿过第四固定卡具和第五固定卡具并与第四固定卡具和第五固定卡具连接,所述第六固定卡具穿过第四导杆组与第四导杆组滑动配合,所述伸缩气缸组二的缸身安装在第三导杆组和第四导杆组的杆身上,所述伸缩气缸组二的伸缩端第六固定卡具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卡具和第二固定卡具可与第一导杆组和第二导杆组滑动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第四固定卡具和第五固定卡具可与第三导杆组和第四导杆组滑动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胜达塑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胜达塑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77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