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厌氧污水处理工作站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7538.8 | 申请日: | 201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5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杨阳;王军;丛涤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爱瑞特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10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工作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厌氧污水处理工作站,属于污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污水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有病原体污染物、耗氧污染物、植物营养物和有毒污染物等。
根据污水来源的观点,污水可以定义为从住宅、机关、商业或者工业区排放的与地下水、地表水、暴风雪等混合的携带有废物的液体或者水。污水由许多类别,相应地减少污水对环境的影响也有许多技术和工艺。按照污水来源,污水可以分为这四类。
第一类:工业废水:来自制造采矿和工业生产活动的污水,包括来自与工业或者商业储藏、加工的径流活渗沥液,以及其它不是生活污水的废水。
第二类:生活污水:来自住宅、写字楼、机关或相类似的污水;卫生污水;下水道污水,包括下水道系统中生活污水中混合的工业废水。
第三类:商业污水:来自商业设施而且某些成分超过生活污水的无毒、无害的污水。如餐饮污水。洗衣房污水、动物饲养污水,发廊产生的污水等。
第四类:表面径流:来自雨水、雪水、高速公路下水,来自城市和工业地区的水等等,表面径流没有渗进土壤,沿街道和陆地进入地下水。
现有的厌氧污水处理工作站在使用时其在处理时时间长,而且处理效率低,导致设备容易堵塞,需要停机清洗与更换配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厌氧污水处理工作站。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厌氧污水处理工作站,它包含沉淀池、主进污水管、集污筒、沉降池、调节池、第一厌氧池、第二厌氧池、第三厌氧池、控制器、抽水泵;所述沉淀池的上端安装有主进污水管,所述主进污水管的下端倾斜的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下侧倾斜的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最低点处设置有进污口,所述进污口处安装有集污筒,所述沉淀池与沉降池相连通,所述沉降池的上端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转轴通过轴套与主轴连接,所述主轴的外表面焊接有数个搅拌叶,所述沉降池的上端安装有加压箱机构,所述沉降池的出水口与调节池相连通,所述调节池的出水口与第一厌氧池相连通,所述第一厌氧池与第二厌氧池相连通,所述第二厌氧池与第三厌氧池相连通,所述第三厌氧池的内部安装有数个水质检测传感器,所述水质检测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循环泵、曝气机连接,所述曝气机的曝气管分别设置有第二厌氧池、第三厌氧池的内部,且曝气管的末端安装有曝气盘,所述循环泵的进水管设置有第三厌氧池的内部,所述循环泵的出水管设置在第一厌氧池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厌氧池的内底部设置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为火山岩、陶粒、铁碳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沉淀池、集污筒、沉降池的底部均安装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安装有排污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实现废水的处理与再利用,实现自动化控制,且处理效率高,操作简便,节省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沉淀池;2-主进污水管;3-集污筒;4-沉降池;5-调节池;6-第一厌氧池;7-第二厌氧池;8-第三厌氧池;9-控制器;10-抽水泵;11-缓冲板;12-过滤网;41-搅拌电机;81-水质检测传感器;82-曝气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爱瑞特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爱瑞特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75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脱碳液净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多功能高效复合型人工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