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电路铜线焊接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6750.2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2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温为杰;李卫国;李锦霞;张亚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为杰;李锦霞;李卫国;张亚民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5291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电路 铜线 焊接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线焊接保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集成电路铜线焊接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集成电路生产过程中,需要对ASM机的铜线焊线作业中,保护焊线末端的铜球,防止铜球氧化。
在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三路保护气装置对焊线末端的铜球进行防氧化的防护,但是,该三路保护气装置输出保护气量大,大于焊线作业中所需保护气量,造成浪费,该机器结构复杂,操作便利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成电路铜线焊接保护装置,应用于集成电路焊线生产工序中,输出保护气量达到焊线作业中所需气量、节约保护气体,降低生产成本,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集成电路铜线焊接保护装置,包括氢氧混合气体发生器、气体输送通道、焊头组件及凹形底座,所述氢氧混合气体发生器的气体输出端与所述气体输送通道密封连接,所述气体输送通道的末端与所述凹形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凹形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冷却缺口,所述冷却缺口的上部设有所述焊头组件。
优选地,所述凹形底座为陶瓷材质。
优选地,所述焊头组件的末端设有夹持组件。
优选地,所述气体输送通道的顶部安装有挡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氢氧混合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混合气体通过气体输送通道配合凹形底座,使得保护气体聚集凹形底座周边,保护气体达到焊线作业中保护焊头组件上的铜线铜球的所需量,节约了保护气体输出量,该装置只有一路保护气体,结构较现有的三路保护气装置简单,操作简单、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成电路铜线焊接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氢氧混合气体发生器;2-气体输送通道;3-凹形底座;4-焊头组件;5-夹持组件;6-挡板;7-冷却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集成电路铜线焊接保护装置,包括氢氧混合气体发生器1、气体输送通道2、焊头组件4及凹形底座3,氢氧混合气体发生器1的气体输出端与气体输送通道2密封连接,气体输送通道2的末端与凹形底座3固定连接,凹形底座3的顶部开设有冷却缺口7,冷却缺口7的上部设有焊头组件4。氢氧混合气体发生器1产生的混合气体通过气体输送通道2配合凹形底座3,使得保护气体聚集凹形底座3周边,保护气体达到焊线作业中保证焊头组件4上的铜线铜球的所需量,节约了保护气体输出量,该装置只有一路保护气体,结构较现有的三路保护气装置简单,操作简单、便利。
凹形底座3可以为陶瓷材质,陶瓷材质耐用,降低维修率。
焊头组件4的末端设有夹持组件5,夹持组件5配合焊头组件4移动稳固,提高加工精度。
气体输送通道2的顶部安装有挡板6,避免保护气体泄漏,节约用气。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为杰;李锦霞;李卫国;张亚民,未经温为杰;李锦霞;李卫国;张亚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67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焊接焊缝监测探头及焊缝监测系统
- 下一篇:电池钢珠焊接气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