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平井测井仪器的扶正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126604.X | 申请日: | 2017-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8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 发明(设计)人: | 邓浩阳;司马立强;温丹妮;刘方霖;王馨;高远;陈育攀;陈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6 | 代理人: | 宣圣义 |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平 测井 仪器 扶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产能源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水平井测井仪器的扶正装置。
背景技术
扶正装置在随钻测井中起着仪器扶正,减振等作用。由于随钻仪器在水眼中,受泥浆冲刷、钻铤振动等影响,工作环境十分恶劣。一旦失去扶正、减振功能,则导致随钻仪器通讯失效,信号不能及时传输。情况严重的就会造成起钻,更换仪器的测井事故。
目前使用的扶正装置与测井仪配合,大多适用于竖井的检测,而在一些薄的油气层或裂缝性油气藏钻探中,为了增大油气层的裸露面积,常需要打出具有一定井斜角的水平井。由于水平井中水流具有较大的垂向分速度,且水平井透水段与含水层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因此使用现有的扶正装置对套管的内壁磨损十分厉害,且扶正不方便,安装调试起来十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平井测井仪器的扶正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水平井测井仪器的扶正装置,包括基体、调节结构、滚轮和撑杆,所述基体为呈等边三角形的架体结构,所述滚轮安装在撑杆的顶端,所述撑杆滑动设置在套环内,撑杆、滚轮和套环均设置三组,且套环分别固定焊接在基体的三个顶点位置;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螺纹杆、螺纹套、连接架以及调节件,所述螺纹套焊接固定在连接架上,所述连接架与基体固连,所述螺纹杆设置在螺纹套内,螺纹杆与调节件的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所述调节件呈直径渐变的管状,且调节件的外壁上与撑杆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沿调节件轴向的圆弧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撑杆的端部设置为与圆弧槽相配合的部分圆球体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轮的外表面设置为圆弧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杆的端部固定连接孔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轮的轴承采用不锈钢无油自润滑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环和撑杆的横截面均为方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扶正装置基体设置为等边三角形,具有自动对心的作用,简化安装调试过程,且能够避免水平井的垂向分力,而利用滚轮与套管接触,可有效减轻套管内壁磨损问题,此外,通过调节结构调节滚轮位置,可实现扶正装置与不同管径套管的适配,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水平井测井仪器的扶正装置,包括基体3、调节结构、滚轮6和撑杆2,所述基体3为呈等边三角形的架体结构,所述滚轮6安装在撑杆2的顶端,所述撑杆2滑动设置在套环5内,可在套环5中滑动,撑杆2、滚轮6和套环5均设置三组,且套环5分别固定焊接在基体3的三个顶点位置,这样滚轮6与套管1的内壁接触,由于等边三角形的自动对心作用,使安装在扶正装置上的测井仪能够保持较好的对中性,也难以发生位置偏移,且滚轮6 与套管1内壁滚动接触,大大降低了套管1内壁磨损的问题;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螺纹杆7、螺纹套8、连接架9以及调节件4,所述螺纹套8焊接固定在连接架9上,所述连接架9与基体3固连,所述螺纹杆7设置在螺纹套8内,螺纹杆7与调节件4的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所述调节件4呈直径渐变的管状体,且调节件4的外壁上与撑杆2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沿调节件4轴向的圆弧槽41,撑杆2的端部抵在圆弧槽41内,转动螺纹杆7,使其推动调节件4横向移动,利用调剂件4抵住撑杆2,使撑杆2在套环5滑动,从而使滚轮6能够紧压在套管1的内壁上,实现对不同直径大小的套管1和不同型号的测井仪的通用。
所述撑杆2的端部设置为与圆弧槽41相配合的部分圆球体形。
所述滚轮6的外表面设置为圆弧形,可进一步减少滚轮6与套管1内壁间的摩擦和磨损。
所述螺纹杆7的端部固定连接孔座71,可方便使螺纹杆7转动。
所述滚轮6的轴承采用不锈钢无油自润滑轴承。
所述套环5和撑杆2的横截面均为方形,可防止撑杆2与套环5间的相对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66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油杆扶正器
- 下一篇:螺杆钻具用球铰式万向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