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穴位同疗式足阳灸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6183.0 | 申请日: | 201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4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王海蓝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洋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阜新市和达专利事务所21206 | 代理人: | 邢志宏,赵景浦 |
地址: | 123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穴位 疗式足阳灸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医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多穴位同疗式足阳灸罐。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中医医疗使用的艾灸中,有的用悬灸法,即用手拿艾柱在患处移动式,另有用的是灸罐或灸盒,进行艾灸一个穴位或一个部位,在艾灸足底涌泉穴时只能采用悬灸或灸盒,使医生和患者都不方便,而且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功效显著的多穴位同疗式足阳灸罐。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穴位同疗式足阳灸罐包括灸罐,其特点是灸罐为上面与人的脚底形状相吻合,底部成足弓形与灸罐架上面的灸罐槽相吻合的空心状,在灸罐的上面中间处和两侧设三排多个上面通孔,连接上面两侧为上侧斜面,在上侧斜面上前后各设有一个艾柱插装孔,在艾柱插装孔的对面灸罐内壁上装有螺杆,螺杆用螺母和垫圈固定,连接两侧的上侧斜面设有下侧斜面,在下侧斜面上对称设有多个下侧斜面通孔,在灸罐的前端设有封闭前斜面,在前斜面上设有多个前斜面通孔,在灸罐的后端设有与前斜面成平行的敞口式后斜面,两个下侧斜面之间为脚底形状的底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多穴位同疗式足阳灸罐采用紫砂泥材料制成,材质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可降低胆固醇,灸罐的功效可补肾壮阳,对肾经的总开关涌泉穴及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足部反射部位可同时艾灸,疗效显著,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
图1是多穴位同疗式足阳灸罐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仰视图。
图中,1-灸罐;1-1-上侧斜面;1-2-下侧斜面通孔;1-3-后斜面;1-4-上面通孔;1-5-前斜面;1-6-艾柱插装孔;1-7-前斜面通孔;1-8-底面;1-9-下侧斜面;2-灸罐架;2-1-灸罐槽;3-螺杆;4-垫圈;5-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照附图1~3,多穴位同疗式足阳灸罐是采用紫沙泥制成的,为上面与人的脚底形状相吻合,底部成足弓形与灸罐架2上面的灸罐槽2-1相吻合的空心状,在灸罐1的上面中心处和两侧设有三排,每排六个上面通孔1-4。连接上面为上侧斜面1-1,在上侧斜面1-1上前后各设有一个艾柱插装孔1-6,在艾柱插装孔1-6的对面灸罐1内壁上装有螺杆3,螺杆3用螺母5和垫圈4固定。在连接两个上侧斜面1-1设有下侧斜面1-9,在下侧斜面1-9上对称设有五个下侧斜面通孔1-2。在灸罐1的前端设有封闭式前斜面1-5,在前斜面1-5上设有三个前斜面通孔1-7。在灸罐1的后端设有与前斜面1-5成平行的敞口式后斜面1-3,在两个下侧斜面1-9之间为脚底形状的底面1-8。灸罐1坐落在灸罐架2上面设的灸罐槽2-1内,非常平衡。
多穴位同疗式足阳灸罐的使用方法是:将点燃后的艾柱从艾柱插装孔1-6插装在灸罐1内设两个螺杆3上,将灸罐1的底面1-8放在灸罐槽2-1内,艾柱的热烟通过灸罐的多个通孔散发,对脚上的多个穴位进行艾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洋,未经刘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61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