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消费动力装置用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5765.7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5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黄绳刚;黄堪祝;张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04;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6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费 动力装置 用电 模组 | ||
1.一种消费动力装置用电池模组,包括:
多个单体电池(10),电连接在一起;以及
箱体(11);
其特征在于,
各单体电池(10)为软包装二次电池;
所述消费动力装置用电池模组还包括:框体(12),固定于箱体(11)内、收容并固定所述多个单体电池(10)且形成有多个开口(O);
箱体(11)的至少一个内表面形成有朝向所述多个单体电池(10)突出的至少一个凸部(P),各凸部(P)抵靠对应的单体电池(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费动力装置用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箱体(11)包括:
上箱体(111);以及
下箱体(112),与上箱体(111)可拆装地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费动力装置用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框体(12)包括:
上框体(121),向下敞开,上框体(121)的前壁(1211)、后壁(1212)、左壁(1213)、右壁(1214)以及上壁(1215)均设有贯通的开口(O);以及
下框体(122),向上敞开,下框体(122)的前壁(1221)、后壁(1222)、左壁(1223)、右壁(1224)以及下壁(1225)均设有贯通的开口(O),下框体(122)与上框体(121)可拆装地固定在一起以与上框体(121)一起收容并固定所述多个单体电池(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费动力装置用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上框体(121)设置有分别从上框体(121)的左壁(1213)和后壁(1212)向外突出的上突部(1216),各上突部(1216)设有上安装孔(12161);
下框体(122)设置有分别从下框体(122)的左壁(1223)和后壁(1222)向外突出的下突部(1226),各下突部(1226)设有下安装孔(12261);
上箱体(111)在内部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安装凸起(1110),各安装凸起(1110)设置有螺纹孔(11101);
所述消费动力装置用电池模组还包括:多个螺丝(15),各螺丝(15)穿过上突部(1216)的对应上安装孔(12161)和下突部(1226)的对应下安装孔(12261)并拧入上箱体(111)的安装凸起(1110)的对应螺纹孔(11101)中,以将上框体(121)和下框体(122)固定在一起且上框体(121)的前壁(1211)的底面、后壁(1212)的底面、左壁(1213)的底面以及右壁(1214)的底面分别压靠在下框体(122)的前壁(1221)的顶面、后壁(1222)的顶面、左壁(1223)的顶面以及右壁(1224)的顶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费动力装置用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上框体(121)的前壁(1211)和后壁(1212)各设置有卡孔(1217);
下框体(122)的前壁(1221)和后壁(1222)各设置有向上突出的卡扣(1227),各卡孔(1217)与对应的卡扣(1227)扣持在一起,以将上框体(121)和下框体(122)固定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费动力装置用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单体电池(10)沿上下方向堆叠;
上箱体(111)的上壁的内表面形成有凸部(P)和凹部(R),上箱体(111)的凹部(R)收容上框体(121)的上壁(1215),上箱体(111)的凸部(P)收容于上框体(121)的开口(O)内并抵靠处于最上方的单体电池(10);和/或
下箱体(112)的下壁的内表面形成有凸部(P)和凹部(R),下箱体(112)的凹部(R)收容下框体(122)的下壁(1225),下箱体(112)的凸部(P)收容于下框体(122)的开口(O)内并抵靠处于最下方的单体电池(1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消费动力装置用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费动力装置用电池模组还包括:
金属片(16),包裹所述多个单体电池(10)的整个外周上,凸部(P)经由金属片(16)间接抵靠对应的单体电池(1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费动力装置用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上框体(121)和下框体(122)各为弹性塑胶框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576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oRa无线透传模组
- 下一篇:一种基于电力载波技术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