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废烟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5158.0 | 申请日: | 201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6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许文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文泽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B01D50/00;B01D53/26;B01D53/04;B01D5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废烟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塑料制造厂、食品加工厂、锅炉燃烧厂、焚烧厂、造纸厂等工业厂房的生产过程中,会排出大量的废烟,而废烟中含有大量的粉尘和热量,如果处理不当,将会给周围的环境带来危害。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可用于处理废烟的装置,但其结构均较为分散,不方便使用和运输,且一般只有一个净化室,净化行程较少,净化效果较差,另外其一般采用过滤芯来净化,需要经常更换滤芯,成本较高,不实用,且不能吸收废烟中的大量的热量。目前市场上也有一种采用水净化方式的烟气处理装置,但是结构设计欠佳,净化效果仍然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废烟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废烟处理装置,包括底座箱体、喷淋冷却除尘室、第一冷却除尘水箱、真空泵和过滤室,所述底座箱体内设有第二冷却除尘水箱、第三冷却除尘水箱、第四冷却除尘水箱、第五冷却除尘水箱和储水箱;储水箱中设有水泵,水泵通过水管分三路连接至喷淋冷却除尘室、真空泵和第一冷却除尘水箱;所述喷淋冷却除尘室和第一冷却除尘水箱通过真空泵连接,第一冷却除尘水箱通过导管一与第二冷却除尘水箱连通,导管一连接第二冷却除尘水箱中的管道,管道底部设有小孔一;第二冷却除尘水箱通过导管二与第三冷却除尘水箱连通,导管二底部设有小孔二;所述导管一和导管二的流出口位于水位线以下;第三冷却除尘水箱与第四冷却除尘水箱之间的隔板上部设有第一“n”形管,第五冷却除尘水箱的水位线上设有排污/排气三通,排污/排气三通通过导管三连接过滤室;第五冷却除尘水箱与储水箱之间的隔板上部设有出水口;过滤室自下而上依次设有除雾器干燥层、活性炭除味层、等离子过滤层,过滤室顶部设有锥形罩,锥形罩连接排气管;第四冷却除尘水箱和第五冷却除尘水箱设有与储水箱连通的第二“n”形管。
所述喷淋冷却除尘室内设有连接水泵的喷淋管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方便运输和使用,牢固性好,充分利用空间,且整体结构不易倾倒;净化行程较长,效果好;采用水净化方式,成本低,节约资源,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废烟处理装置,包括底座箱体1、喷淋冷却除尘室2、第一冷却除尘水箱3、真空泵20和过滤室5,所述底座箱体1内设有第二冷却除尘水箱7、第三冷却除尘水箱8、第四冷却除尘水箱9、第五冷却除尘水箱21和储水箱10;储水箱10中设有水泵11,水泵11通过水管分三路连接至喷淋冷却除尘室2、真空泵20和第一冷却除尘水箱3;所述喷淋冷却除尘室2和第一冷却除尘水箱3通过真空泵20连接,第一冷却除尘水箱3通过导管一12与第二冷却除尘水箱7连通,导管一12连接第二冷却除尘水箱7中的管道23,管道23底部设有小孔一24;第二冷却除尘水箱7通过导管二13与第三冷却除尘水箱8连通,导管二13底部设有小孔二25;所述导管一12和导管二13的流出口位于水位线以下;第三冷却除尘水箱8与第四冷却除尘水箱9之间的隔板上部均设有第一“n”形管14,第五冷却除尘水箱21的水位线上设有排污/排气三通15,排污/排气三通15通过导管三16连接过滤室5;第五冷却除尘水箱21与储水箱10之间的隔板上部设有出水口22;过滤室5自下而上依次设有除雾器干燥层5-1、活性炭除味层5-2、等离子过滤层5-3,过滤室5顶部设有锥形罩17,锥形罩17连接排气管18;第四冷却除尘水箱9和第五冷却除尘水箱21设有与储水箱10连通的第二“n”形管19。
所述喷淋冷却除尘室2内设有连接水泵的喷淋管道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文泽,未经许文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51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