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电缆保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4970.1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0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东;吴海洋;杨景胜;冯衡;曾二贤;柯嘉;胡星;夏谦;徐彬;王新洋;王松涛;吴海兵;李宏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9/02 | 分类号: | H02G9/02;H02G1/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电缆 保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电缆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大,城市也规模逐渐增大。目前,在市内架空输电线路铁塔占用土地资源大,与环境不协调、存在触电风险等缺点,因此越来越多的市内输电方案由架空线路转为地下电缆,通过地下电力电缆输电方式传输电能具有节约土地资源,环境友好,易于检修等优点。但在城市中兴建地下电力电缆时需考虑城市道路、已有地下管线和相邻建筑和的影响。
对于已建的地下电缆,特别是采用直埋或者排管方式敷设的电缆,若有新建道路与之交叉跨越,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后期车辆通行时都有可能对已建电缆造成威胁。为了避免已建电缆遭到损坏,要么对已建电缆进行迁改,要么对电缆进行保护,若迁改电缆则面临着较长的施工周期以及高昂的迁改费用。因此,急需寻找一种方法能够在无需迁改地下电缆的同时,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同时还能够对电缆上方拟建道路起到支撑作用以满足道路施工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有效保护已建电缆,避免道路施工时和道路建成后车辆荷载对电缆造成损伤的地下电缆保护结构。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地下电缆保护结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在电缆两侧且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现浇混凝土基层,每个所述现浇混凝土基层上浇筑有与其平行布置的条形基础,每个所述条形基础上浇筑有与其垂直布置的侧墙,两个所述侧墙的上方架设有与其垂直布置的顶板,所述顶板与两侧侧墙围成用于保护电缆的围护腔;
每个所述侧墙的顶部内侧沿其长度方向对称开设有向内弯折呈“L”型的嵌入槽,所述顶板的两侧边分别嵌入两侧侧墙上的嵌入槽内与其固定连接;
每个所述现浇混凝土基层的下方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与其垂直布置的混凝土方桩,所述混凝土方桩的顶部垂直贯穿现浇混凝土基层向上延伸嵌入条形基础中与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缆两侧的土体内设置有用于防止土体松动的木桩。
进一步地,所述现浇混凝土基层的厚度A为0.1~0.15m,以隔绝地下水对基础侵蚀。
进一步地,所述条形基础的厚度B为0.5~0.7m,保证基础具有一定的刚度,满足受力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的厚度C为0.3~0.6m,以承受顶板上部传来的荷载。
进一步地,所述条形基础的内侧面与电缆外侧面之间的水平距离 D为0.5~2.4m,保证施工时施工机械不会触碰电缆或对电缆造成损坏,同时满足松木桩的施工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侧墙的内侧面与电缆外侧面之间的水平距离E 为0.7~3m。
进一步地,所述两侧侧墙外侧面之间的距离N比顶板的宽度M 多0.7~1.0m,对顶板起到有效支撑,并将荷载传递至条形基础。
进一步地,所述电缆的底端面与侧墙的底端面之间的垂直高度差为0.5~1.5m,以保证条形基础具有足够埋深,能够有效支撑上部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为混凝土预制构件或者混凝土现浇构件,所述木桩为松木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其一,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保护已建电缆不受道路施工和建成后道路上荷载的影响,在道路施工时,上部荷载传给顶板,然后传递给电缆两边的侧墙,再传递给墙下条形基础,这样电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不受外荷载作用,达到保护电缆的目的。
其二,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结构施工方便,能够有效避免电缆迁改造成的工期和成本增加。
其三,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结构可对应多种不同地质条件进行施工,适用范围广。
其四,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材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造价低廉、改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地下电缆保护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地下电缆保护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地下电缆保护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地下电缆保护结构上拟建道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现浇混凝土基层、2-条形基础、3-侧墙、4-顶板、5-嵌入槽、6-混凝土方桩、7-木桩、8-电缆、9-拟建道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49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连接伸缩低频线列换能器阵
- 下一篇:一种智能视频监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