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摇健身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124102.3 | 申请日: | 2017-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4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 发明(设计)人: | 曾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芳 |
| 主分类号: | A63B22/12 | 分类号: | A63B22/12;A63B2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8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摇 健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摇健身车。
背景技术
鉴于多年以来公众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以及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腾出时间供自己身体锻炼,又因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为自己提供动态的移动效果,并且能够避免固定式健身器材带来的重复性枯燥,希望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又给自己增添休闲娱乐的感觉。现需要为广泛的健身爱好者、运动爱好者等设计制作一种既可以满足健身的基本要求,而且在健身的过程中带来极大的乐趣和休闲的心情享受的机械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摇健身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摇健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下端面连接有转动轴和旋转轴,车架上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转动轴两端连接有驱动轮,转动轴中间段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车架上端面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连接有摇手杆,所述摇手杆与主动齿轮之间连接有曲柄摇杆机构,所述旋转轴两端连接有前车轮,车架中间左右两侧连接有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上连接有刹车脚踏板,车架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平板,所述驱动轮和前车轮下面铺设有轨道。
进一步,所述从动齿轮与转动轴的连接方式为键连接;
进一步,所述驱动轮和前车轮在轨道行走;
进一步,所述轨道为铁轨;
进一步,所述刹车装置可同时对前车轮和驱动轮进行刹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趣味性好,实现健身过程体验骑行乐趣,有效的锻炼了使用者的臂力、胸肌等,骑行平稳,安全性好,既可以满足健身的基本要求,而且在健身的过程中带来极大的乐趣和休闲的心情享受的机械装置,该健身车可以一个人用,也可以两个人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为:1-支撑轴、2-摇手杆、3-支撑架、4-主动齿轮、5-平板、6-轨道、7-驱动轮、8-转动轴、9-刹车装置、10-车架、11-刹车脚踏板、12-曲柄摇杆机构、13-旋转轴、14-前车轮、15-从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1-图3所示,一种手摇健身车,车架10下端面连接有转动轴8和旋转轴13,车架10上连接有主动齿轮4,转动轴8两端连接有驱动轮7,转动轴8中间段键连接有从动齿轮15,主动齿轮4与从动齿轮15啮合,车架10上端面连接有支撑架3,支撑架3上连接有支撑轴1,支撑轴1上连接有摇手杆2,摇手杆2与主动齿轮4之间连接有曲柄摇杆机构12,旋转轴13两端连接有前车轮14,车架10中间左右两侧连接有刹车装置9,刹车装置9可同时对前车轮14和驱动轮7进行刹车,保证使用过程的安全性,刹车装置11上连接有刹车脚踏板11,车架10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平板5,刹车脚踏板11设置在平板5上方,驱动轮7和前车轮14下面铺设有轨道6,驱动轮7和前车轮14在轨道6上行走,行走可靠。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既可以一个人用,也可以两个人用,通过手摇摇手杆2,摇手杆2将动力通过曲柄摇杆机构12带动主动齿轮4运动,主动齿轮4带动从动齿轮15运动,从而带动驱动轮7运动,驱动轮7和前车轮14在轨道6上行走,轨迹恒定,行走可靠。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趣味性好,实现健身过程体验骑行乐趣,有效的锻炼了使用者的臂力、胸肌等,骑行平稳,安全性好,既可以满足健身的基本要求,而且在健身的过程中带来极大的乐趣和休闲的心情享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芳,未经曾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41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