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点接触疏松砂岩岩心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3465.5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6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施雷庭;朱诗杰;叶仲斌;蔡冬梅;王瑶;舒政;陈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36 | 分类号: | G01N1/36;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夏艳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点接触 疏松 砂岩 岩心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点接触疏松砂岩岩心模型。
背景技术
实验长岩心模型是针对短岩心驱替对比效果不明显而设计的一种长模型。通过长岩心模型开展的各类驱替实验,有利于现象、规律的探索,但是对于长岩心制作而言,却存在一定的困难。
目前实验室最常用的长岩心分为两种,脱模短岩心连接而成和填砂管填砂而成。其中,短岩心连接而成的长岩心由于脱模岩心自身之间是单独的个体,强行连接,存在毛细管不连续,连接处存在大孔隙等问题。
此类型岩心的使用率越来越少,而填砂管却不会存在类似问题,但是在填砂管模型的制作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①填砂管管身一般是由三部分构成,连接螺纹和两节等长的管身,填砂过程中,为使砂粒更加压实,会采用敲击管壁的方式,这样对管壁伤害较为严重,甚至扭曲,另外,填压石英砂的管柱为整体一个长柱状结构,在填压的过程中也容易发生扭曲;②砂管末端填砂时,由于石英砂填满了整个管身,压管在压制石英砂时会露出端面,最后压制过程中,施力不会太稳,一般情况下会减小施力保证制作安全,这也就导致了末端部分岩心较为疏松;③为了测定中间压力,在管身1/2处焊接了测压点,该过程会导致管壁轻微变形;④普通填砂管的端头导流槽与石英砂紧贴。之间仅隔一层120目的滤网,不利于导流。
上述问题会对室内实验的开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实验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既不伤害填砂管管身、又具有良好导流的点接触疏松砂岩岩心模型。
一种点接触疏松砂岩岩心模型,包括填砂管管身、上端头、下端头、压柱;所述上端头、下端头用于分别封闭填砂管管身的上端和下端;所述压柱用于填压填砂管管身内的石英砂;
所述上端头包括外盖及设置在外盖中心的填塞,外盖与填塞之间的间隙为填砂管管身的管壁端部所在位置,外盖与所述砂管管身的上端的外管壁固定连接;所述填塞插入在填砂管管身内部,且在填塞上设置有橡胶圈;填塞为具有中空结构的管流通道,在该管流通道的端部堵封有过滤网饼;
所述下端头与上端头结构相同;
所述填砂管管身为一体结构,填砂管管身的长度大于需要制备的岩心长度,填砂管管身长度与所述岩心长度之差为下端头的填塞长度与下端头填塞长度之和;在填砂管管身的管壁上设置有测压点,所述测压点通过螺纹攻丝的方式固定在管身上;
所述压柱由底部压块和若干段上压块可拆卸固定连接构成;所述底部压块的横截面积大于上压块的横截面积,且在底部压块的外径与所述填砂管管身的内径相适应;在所述底部压块上设置有导气通道,该导气通道的一个端口设置在底部压块的底面,另一个端口设置在底部压块的侧面。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点接触疏松砂岩岩心模型,在底部压块和上压块上面的中心设置有带有外螺纹的连接柱,在底部压块和上压块的中心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凹槽,所述在底部压块和上压块之间以及上压块与上压块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柱与凹槽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点接触疏松砂岩岩心模型,所述导气通道采用45°倾角。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点接触疏松砂岩岩心模型,所述测压点包括通过螺纹攻丝方式固定在填砂管管身上的螺丝孔以及与所述螺丝孔螺纹连接的螺纹帽,所述螺丝孔与填砂管管身内部连通,所述螺纹帽为中空结构,在该螺纹帽上堵封有过滤网。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点接触疏松砂岩岩心模型,在外盖的顶部设置有把手,该把手上设置有通孔,该通孔与所述填塞内部的管流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点接触疏松砂岩岩心模型,所述填砂管管身整内壁为打磨面。
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点接触疏松砂岩岩心模型结构稳定,承压范围大;施压全过程,均匀施力;测压点的设计对管壁无伤害,拆卸简易,操作方便;进出口导流能力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填砂管管身与上、下端头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上端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压柱结构示意图;
图4为水测渗透率曲线图;
图5为水驱油效果图;
图6为测压点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34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