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液下泵的防沉淀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2763.2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7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来;秦祖泉;周卫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嘉成泵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8 | 分类号: | F04D13/08;F04D7/04;F04D29/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力澜律师事务所34127 | 代理人: | 王际复 |
地址: | 238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液下泵 沉淀 搅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液下泵的防沉淀搅拌装置,应用于液下泵改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液下泵的工作部分淹没在液体内部,具有占地面积小、使用可靠、维修方便、耐腐蚀性能强等优点,广泛适用于化工、只要、造纸、石油等工业部门,普通的液下泵的一般通过液位来控制泵的启停,当液位低于某个位置时,液下泵停止运转,当液位上升至设定高度时,液下泵启动,由于液下泵大部分输送的介质大部分为渣浆,具有颗粒粗、浓度高的特点,周而复始,渣浆池内沉淀物越来越多,堆积在池底,当堆积至一定高度后,严重影响了液下泵的运行,严重时会导致液下泵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液下泵的防沉淀搅拌装置,能够防止介质在渣浆池内沉淀堆积,损坏液下泵。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液下泵的防沉淀搅拌装置,包括:支撑架、电机、泵轴、泵头、叶轮、出口管、搅拌轴、吸水罩、搅拌轮,所述电机安装在支撑架的顶端,所述泵轴置于支撑架内且泵轴的上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所述泵头安装在泵轴的下部,所述叶轮固接在泵头内的泵轴上,所述泵头的右侧外界一根出口管,所述搅拌轴的上端与泵轴的底端固接,所述搅拌轮固接在搅拌轴的末端,所述吸水罩通过螺栓与泵头的下端固接。
所述吸水罩的上部为圆柱状,下部为圆台状。
所述搅拌轴置于吸水罩的内部中心。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优点:
1、结构新颖;
2、能够有效避免渣浆池内渣浆沉淀堆积,造成液下泵堵塞,致使液下泵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立式液下泵的防沉淀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泵头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撑架;2-电机;3-泵轴;4-泵头;5-叶轮;6-出口管;7-搅拌轴;8-吸水罩;9-搅拌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液下泵的防沉淀搅拌装置,包括:支撑架1、电机2、泵轴3、泵头4、叶轮5、出口管6、搅拌轴7、吸水罩8、搅拌轮9,所述电机2安装在支撑架1的顶端,所述泵轴3置于支撑架1内且泵轴3的上端与电机1的输出轴固接,所述泵头4安装在泵轴3的下部,所述叶轮5固接在泵头4内的泵轴3上,所述泵头4的右侧外界一根出口管6,所述搅拌轴7的上端与泵轴3的底端固接,所述搅拌轮9固接在搅拌轴7的末端,所述吸水罩8通过螺栓与泵头4的下端固接。
所述吸水罩8的上部为圆柱状,下部为圆台状。
所述搅拌轴7置于吸水罩8的内部中心。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当液下泵在运行时,泵轴3同时带动叶轮5以及搅拌轴7转动,搅拌轴7带动末端的搅拌轮9转动,从而搅动渣浆,使其不会沉淀,同时叶轮5转动将渣浆从吸水罩8内吸入,最后从出口管6排出,采用本技术方案,能够有效避免渣浆沉淀,一方面给清理渣浆池带来方便,另一方面避免堆积的渣浆堵塞液下泵,致使液下泵发生损坏,使液下泵运转更加稳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嘉成泵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嘉成泵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27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