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温计的导波器盖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122578.3 | 申请日: | 2017-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0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 发明(设计)人: | 胡晓颖;荆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晓颖 |
| 主分类号: | A61B5/01 | 分类号: | A61B5/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1200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温计 导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盖,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耳温计的导波器盖。
背景技术
红外耳温计美国从60年代中期就开始研究把鼓膜温度作为核心温度的标准。近年来以美国为中心研制开发了一系列红外辐射式耳温计,这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鼓膜温度的温度计,通过红外导波管将主要由鼓膜发射的红外辐射能传送到热电堆等热探测器,将红外辐射能量转换为电能后进行电信号处理得到人体温度信息。1986年首次应用热电堆探测器制成了耳道式体温计出现在美国市场上。如今市场上出售的耳温计品种繁多,形式各异,如瑞宜ET-100B、欧姆龙-510,百灵HM-2,康定HD-7等。耳温计一般配有一次性使用的探头盖,以维持清洁,防止感染。由于鼓膜的温度稳定,且可以直接体现人体内部温度,因此当使用方法正确时耳温计的示数可以作为医学确认。耳温计中的导波管由于直接与外界连通,不使用时若不能及时密封,容易受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耳温计的导波器盖,不仅可以罩住耳温计上的导波管,防止其损坏,而且可以适应直径不同的导波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盖,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耳温计的导波器盖,包括插杆、紧固装置和盖,不仅可以罩住耳温计上的导波管,防止其损坏,而且可以适应直径不同的导波管。
紧固装置包括紧固环、齿、垫片和齿间槽,紧固环与齿是一个整体,齿设有多个,并且齿均匀分布在紧固环下端,齿间槽设置在两个齿之间,垫片粘合在齿内侧,齿外壁上设有螺纹。
盖包括通孔、锥筒和直筒,锥筒与直筒是一个整体,通孔设置在锥筒上端,直筒内壁上设有螺纹。
插杆与通孔过盈配合,齿与直筒螺纹配合,紧固环与导波管间隙配合,插杆与导波管上的孔间隙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耳温计的导波器盖所述的齿沿着锥筒向其内部滑动至最底部时,两个相邻的齿贴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耳温计的导波器盖所述的齿材料是塑料。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耳温计的导波器盖所述的垫片材料是橡胶。
本实用新型一种耳温计的导波器盖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耳温计的导波器盖,不仅可以罩住耳温计上的导波管,防止其损坏,而且可以适应直径不同的导波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耳温计的导波器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耳温计的导波器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耳温计的导波器盖的紧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耳温计的导波器盖的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插杆1;紧固装置2;紧固环2-1;齿2-2;垫片2-3;齿间槽2-4;盖3;通孔3-1;锥筒3-2;直筒3-3;导波管4。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2、3、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盖,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耳温计的导波器盖,包括插杆1、紧固装置2和盖3,不仅可以罩住耳温计上的导波管,防止其损坏,而且可以适应直径不同的导波管。
紧固装置2包括紧固环2-1、齿2-2、垫片2-3和齿间槽2-4,紧固环2-1与齿2-2是一个整体,齿2-2设有多个,并且齿2-2均匀分布在紧固环2-1下端,齿间槽2-4设置在两个齿2-2之间,垫片2-3粘合在齿2-2内侧,齿2-2外壁上设有螺纹。
盖3包括通孔3-1、锥筒3-2和直筒3-3,锥筒3-2与直筒3-3是一个整体,通孔3-1设置在锥筒3-2上端,直筒3-3内壁上设有螺纹。
插杆1与通孔3-1过盈配合,齿2-2与直筒3-3螺纹配合,紧固环2-1与导波管4间隙配合,插杆1与导波管4上的孔间隙配合。使用时,将导波管4尽量深的插入紧固环2-1中,导波管4与齿2-2内壁上的垫片2-3接触,垫片2-3防止导波管4脱落,然后转动盖3,使盖3向紧固装置2的方向移动,同时齿2-2向锥筒3-2底部移动,齿间距减小,齿2-2的根部将导波管4压实,根据不同直径的导波管4,盖3转动距离不同,达到完成紧固不同直径导波管4的目的。最后将插杆1插入导波管4上的孔中,阻隔部分灰尘进入导波管4内。
具体实施方式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晓颖,未经胡晓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25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进料的家禽饲料生产用混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粘弹剂的制备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