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限位开关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2066.7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2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孙磊;胡清源;邱晓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拓及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1/02 | 分类号: | H02B11/02;H02B11/1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限位 开关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开关柜的改进,具体涉及一种开关柜手车限位机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大力建设,地铁轨道交通已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铁轨道交通设施一般铺设建造在城市的地下,对地铁相关设备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直流开关柜内的行程开关为其柜内的重要元器件之一,主要作用是清楚的表示断路器手车的工作位与试验位,警戒操作人员,防止不规范操作。现有的限位开关装在柜体内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主要靠手车上的凸轮来触发行程开关。由于将手车推进摇出时的不规范操作,可能将装于柜内的行程开关撞偏。因此不能准确的表达手车位置,从而使操作人员操作时发生意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限位开关机构,它解决了行程开关可能会被撞偏的问题,并对行程开关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此方案组装方式简单,可先组装后,再安装与直流开关柜上,方便生产与检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安装底板1、拉簧2、滑轨3、滑轨垫4、活动挡板5、盖板6、两个行程开关7,两个行程开关7并列设置在安装底板1的内侧,滑轨垫4固定在安装底板1内侧行程开关7的下方,拉簧2的一端固定在安装底板1上,拉簧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轨3的一端上,滑轨3安装在活动挡板5的凹槽内,滑轨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在滑轨垫4上,盖板6设置在安装底板1的安装侧。
所述的安装底板1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槽板11,安装槽板11上设置有安装孔12。
实际操作过程中,手车推入柜体时,手车骨架与挡板的折弯面接触,手车慢慢推动挡板,挡板上焊接的梯形支件触发行程开关,从而清楚表示手车的位置状态。此设计机构组装方便,对行程开关有一定的防护性,并且能精准的表示手车的位置状态。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行程开关可能会被撞偏的问题,并对行程开关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此方案组装方式简单,可先组装后,再安装与直流开关柜上,方便生产与检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安装底板1、拉簧2、滑轨3、滑轨垫4、活动挡板5、盖板6、行程开关7、安装槽板11、安装孔12。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安装底板1、拉簧2、滑轨3、滑轨垫4、活动挡板5、盖板6、两个行程开关7,两个行程开关7并列设置在安装底板1的内侧,滑轨垫4固定在安装底板1内侧行程开关7的下方,拉簧2的一端固定在安装底板1上,拉簧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轨3的一端上,滑轨3安装在活动挡板5的凹槽内,滑轨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在滑轨垫4上,盖板6设置在安装底板1的安装侧。
所述的安装底板1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槽板11,安装槽板11上设置有安装孔12。
实际操作过程中,手车推入柜体时,手车骨架与挡板的折弯面接触,手车慢慢推动挡板,挡板上焊接的梯形支件触发行程开关,从而清楚表示手车的位置状态。此设计机构组装方便,对行程开关有一定的防护性,并且能精准的表示手车的位置状态。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行程开关可能会被撞偏的问题,并对行程开关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此方案组装方式简单,可先组装后,再安装与直流开关柜上,方便生产与检修。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拓及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拓及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20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