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坑围护墙式的扶壁坞墙止水帷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1689.2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7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云;林靖;钱玉奇;马永平;张燕;俞梅欣;周科;王晓冬;李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2 | 分类号: | E02D19/12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 |
地址: | 20006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围护 扶壁坞墙 止水 帷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坞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修建船坞的一种基坑围护墙式的扶壁坞墙止水帷幕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船坞工程的扶壁式坞墙的止水帷幕,常见的型式有单排钢板桩,单排连续搭接的高压旋喷桩,或者在岩基中常用的帷幕灌浆型式等。由于这些型式的止水帷幕通常与基坑开挖所需的临时帷幕是分开的,一旦船坞工程结束后,还要拆除基坑开挖时设置的临时止水帷幕。
现有技术的船坞止水帷幕建造,施工周期长,工程造价高,不但增加了工程费用和劳力,而且还浪费了大量的施工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基坑围护墙式的扶壁坞墙止水帷幕结构,采用钢管桩与钢板桩组合的基坑围护墙为基坑开挖和扶壁坞墙的止水帷幕结构,使得基坑开挖不用重新设置一道临时止水帷幕,节省大量施工材料,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工程造价,结构简单、合理,止水性能完全满足了船坞扶壁式坞墙的要求,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坑围护墙式的扶壁坞墙止水帷幕结构,包括基坑围护墙和扶壁式坞墙,其特点是基坑围护墙采用钢管桩与钢板桩组合墙体为扶壁式坞墙的止水帷幕结构,所述钢管桩与钢板桩组合墙体由钢板桩两侧以半片钢板桩与其相邻的钢管桩焊接而成;所述基坑围护墙顶部设有与基坑第一道支撑连接的顶圈梁,中部设有与基坑第二道支撑连接的围令;所述扶壁式坞墙的坞墙底板由止水钢板与钢管桩和钢板桩的组合墙体连接;所述止水钢板一端锚固于坞墙底板内,另一端贴合所述组合墙体且与钢板桩与钢管桩为焊接。
所述钢管桩底部设有灌注桩,灌注桩一端嵌入风化岩层,另一端嵌入钢管桩底内。
所述半片钢板桩一侧由锁口与钢板桩连接,其另一侧与钢管桩焊接。
所述坞墙底板上设有若干锚固钢筋,锚固钢筋与钢管桩或钢板桩焊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工程造价低,施工方便,工程质量可靠等特点,尤其适用于采用基坑支护法施工扶壁式坞墙的止水帷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组合墙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节点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1,本实用新型由扶壁式坞墙1和基坑围护墙2组成,所述基坑围护墙2采用钢管桩11与钢板桩13组合墙体为扶壁式坞墙1的止水帷幕结构;所述基坑围护墙2顶部设有与基坑第一道支撑6连接的顶圈梁5,中部设有与基坑第二道支撑8连接的围令7;所述扶壁式坞墙1的坞墙底板9由止水钢板15与钢管桩11和钢板桩13的组合墙体连接;所述钢管桩11底部设有灌注桩4,灌注桩4一端嵌入中风化岩层,另一端嵌入钢管桩11桩底内。
参阅附图2,所述钢管桩11与钢板桩13组合墙体由钢板桩13两侧以半片钢板桩12与其相邻的钢管桩11焊接而成,所述半片钢板桩12一侧由锁口14与钢板桩13连接,其另一侧与钢管桩11焊接。
参阅附图3~附图4,所述止水钢板15一端锚固于坞墙底板9内,另一端贴合所述组合墙体且与钢板桩13与钢管桩11为焊接,所述坞墙底板9上设有若干锚固钢筋16,锚固钢筋16与钢管桩11或钢板桩13焊接。
以上只是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凡为本实用新型等效实施,均应包含于本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16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边坡治理的稳土系统
- 下一篇:基坑侧壁排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