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中电瓶之间的连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1107.0 | 申请日: | 201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1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盈锋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2/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2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电池 电瓶 之间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动汽车的电池包。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能源需求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技术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在汽车行业中,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解决了部分能源问题,电池包作为电动汽车上装载有电池组的主要储能装置,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性能。
电池包中具有若干个电瓶并联而成,电瓶之间采用连接件连接。连接件一般是有连接片和端子组成,连接片连接电瓶的极柱,然后再使用外接锁紧端子进行连接,连接片连接电池的极柱,端子外接导线。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不平引起的振动,以及汽车内部传动部件引起的振动,都能够引起连接片与端子之间的脱落;而且脱落后的端子无保护功能,会触碰到其他端子产生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中电瓶之间的连接件,其主要组成部件之中的连接片与端子之间固定牢固,能有效防止受外界振动的影响而引起的端子脱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中电瓶之间的连接件,包括连接片和端子,所述端子的两个连接端向上段差凸出,所述端子的两个连接端各安装有一个所述连接片;
所述连接片为“十”字形,所述连接片的四个凸出的耳板上各具有一个环形接插口;
所述连接件的中部与所述端子的连接端之间采用紧配制程进行铆压连接;
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端子的连接端之间还采用锡焊焊接固定,锡焊焊料填充进连接片与端子之间的缝隙中形成锡焊层。
优选的,所述连接片的中部设置有一组铆柱,所述铆柱包括一个中心铆柱,及四个位于所述耳板根部的辅助铆柱;所述端子的连接端设置有一组铆压孔,所述铆压孔由一个与所述中心铆柱配合的中心铆压孔,及四个与所述辅助铆柱配合的辅助铆压孔组成;所述中心铆柱铆压在所述中心铆压孔中,所述辅助导柱铆压在所述辅助铆压孔中。
优选的是,所述端子的两个连接端之间的部分至少设置有一组相同的铆压孔。
优选的是,所述端子的中部设置有一组相同的铆压孔。
优选的是,所述端子的中部设置所述铆压孔处向上段差凸出,所述端子的中部通过所述铆压孔铆接有一个所述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端子的中部采用锡焊焊接固定,锡焊焊料填充进连接片与端子之间的缝隙中形成锡焊层。
优选的是,还包括连接桥,所述连接桥的两个连接端各设置有四个所述辅助铆柱,所述连接桥两个连接端的四个所述辅助铆柱分别与两个所述端子中部的四个所述辅助铆压孔铆压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连接桥的两个连接端向上段差凸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中电瓶之间的连接件,连接片和端子首先由冲压成型,然后将连接片与端子之间铆压连接,最后将连接片与端子之间采用锡焊焊接固定,锡焊焊料填充进连接片与端子之间的缝隙中形成锡焊层,其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连接片与端子之间采用铆压紧配制程和焊接双重固定方式,固定牢固,有效地防止受外界振动的影响而引起的端子脱落;
2.连接片与端子之间的缝隙用锡焊料填埋,导电率佳;
3.连接片采用“十”字形形状,能够防止连接片在电瓶极柱上晃动;
4.端子的连接端采用向上段差凸出的结构,使得端子的其他部分与电瓶之间形成距离;
5.扩展性强,可以单个或者多个联接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实施例一所公开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中电瓶之间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3为实施例一所公开的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所公开的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所公开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中电瓶之间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所公开的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三所公开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中电瓶之间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三所公开的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三所公开的连接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盈锋五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盈锋五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11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楼道上用的代步器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曳引式别墅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