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干扰漏电断路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121098.5 | 申请日: | 2017-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1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 发明(设计)人: | 孟祥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达三江电器设备厂 |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H02H3/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419 | 代理人: | 王玉松 |
| 地址: | 1014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干扰 漏电 断路器 | ||
1.一种抗干扰漏电断路器,包括断路器壳体和设置在断路器壳体内部的控制板、与所述控制板相连接的零序电流互感器和分合闸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上集成有M54133芯片(201)和与所述M54133芯片(201)相连的整流桥(202),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与所述M54133芯片(201)相连,所述M54133芯片(201)的第七脚分两路,一路通过电容C1接地,另一路串联电阻R1和电容C2后接地;所述分合闸操动机构包括第一可控硅(203)和与所述第一可控硅(203)相连的漏电脱扣器(204),所述第一可控硅(203)与所述M54133芯片(201)的第八脚相连,所述漏电脱扣器(204)设置在整流桥(202)交流端回路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控硅(203)与漏电脱扣器(204)之间串联有第二可控硅(302),所述第一可控硅(203)的G极与所述M54133芯片(201)的第八脚相连,K极接地,A极与所述第二可控硅(302)K极相连;所述第二可控硅(302)A极连接所述漏电脱扣器(204);所述第二可控硅(302)的G极和第一可控硅(203)的A极之间连有RC并联电路(303),所述RC并联电路(303)由并联的电阻R2和电容C3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干扰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脱扣器(204)与整流桥(202)交流输入端之间电路串联有电阻R3和电阻R4,同时并联有RC串联电路(401),所述RC串联电路(401)由串联的电阻R5和电容C4构成;所述第二可控硅(302)G极串联电阻R6后接入电阻R3和电阻R4之间。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抗干扰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桥(202)的交流端回路上并联设置压敏电阻RV。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壳体上部设有电源线接口、下侧设有负载端接口,所述断路器壳体外侧还设置有外壳(1),所述外壳(1)由底壳(101)和罩壳(102)构成,所述底壳(101)为板状,固定安装在所述断路器壳体后侧;所述罩壳(102)上侧面(103)内侧与所述断路器壳体上表面相抵,下侧面(104)内侧与所断路器壳体下表面相抵,所述罩壳(102)上侧面(103)和下侧面(104)均设置可供电源线通过的通槽(105),所述罩壳(102)与所述底壳(101)相扣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干扰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102)与所述底壳(101)相接触的侧面上安装有密封条,所述通槽(105)内侧面上安装有密封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干扰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501)和出气口(502),所述出气口(502)通过管路连接有抽风机(503)的进气口,所述抽风机(503)的出气口管路连接有空气净化装置(50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干扰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机(503)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504)之间还设有除湿装置(60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干扰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还安装有除湿盒(6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达三江电器设备厂,未经北京达三江电器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109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