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苦咸水资源化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0588.3 | 申请日: | 201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2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谈宾宾;黄传敏;任秉康;朱元红;李文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上拓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1D3/06;C01D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苦咸水 资源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苦咸水资源利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苦咸水资源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2400m3,仅为全球人均水量的1/4,而且时空分布不均匀,水环境污染较严重,原生劣质水分布面积广,尤其是西北干旱内陆地区,由于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水资源天然匮乏,作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地下水,普遍含盐,含氟量高,大部分地区又没有可替代的淡水资源。由于水质低劣,口感极差,甚至不能饮用,其中多项指标不符合或达不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表现为高浓度盐碱成分,甚至表现为高硬度、高氟、高砷、高铁锰、低碘、低硒特征,多年以来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水平,由此可见防病改水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苦咸水的淡化实际上就是盐水淡化,使盐水脱盐淡化或者经处理后达到饮用水标准。目前,国内西北地区苦咸水淡化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驱动膜法、反渗透法等。苦咸水淡化后浓盐水中含有大量盐分和矿物资源,如何提高苦咸水淡化工程的经济性是目前行业内的研究方向之一。
电驱动膜技术是指在电场力作用下离子通过选择性离子交换膜的膜分离过程,其核心部分为阴阳离子交换膜,即利用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的特性对溶液中离子进行选择性分离的技术。在电场力作用下,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发生定向迁移,从一部分水体迁移到另一部分水体,从而达到溶液分离、提纯和浓缩的目。
膜蒸发是一种利用中空纤维膜材料为过流介质,以此提高气液两相接触面积,提高水分蒸发速率的一种技术。采用膜蒸发技术可以大大降低单位体积浓盐水通过蒸发达到浓缩目的所需的占地面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减蒸发时间,提高蒸发浓缩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苦咸水资源化处理系统。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苦咸水资源化处理系统,所述苦咸水资源化处理系统包括:
- 苦咸水调节池,所述苦咸水调节池中通入苦咸水;
- 脱盐装置,所述脱盐装置的入口与苦咸水调节池的出口相连接;
- 反应池,所述反应池与脱盐装置的浓缩液出口相连接;
- 压滤装置,所述压滤装置的入口与反应池的沉淀出口相连接;
- 分盐装置,所述分盐装置的入口与反应池的上清液出口相连接;
- 第一暴晒塘,所述第一暴晒塘的入口与分盐装置的透过液出口相连接,所述第一暴晒塘的出口与第一MVR蒸发结晶系统相连接;
以及
- 第二暴晒塘,所述第二暴晒塘的入口与分盐装置的浓缩液出口相连接,所述第二暴晒塘的出口与第二MVR蒸发结晶系统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苦咸水资源化处理系统,通过设置脱盐装置,降低系统进水水质要求,减少反应池的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通过分盐装置对苦咸水的浓缩液进行分盐,可以实现盐硝分离,为后续得到高纯度的NaCl和Na2SO4提供前提,实现苦咸水中化学物质的资源化,NaCl的纯度达到国家二级工业盐标准(>97.5%),Na2SO4的纯度达到国家二类一等品标准(>98.0%)。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脱盐装置为电驱动膜装置,电驱动膜装置的淡化液用作农业灌溉。
所述反应池中投加NaOH和Na2CO3。
所述压滤装置的压滤液出口与苦咸水调节池相连接。
所述分盐装置为纳滤装置,所述纳滤装置的纳滤膜为一多价离子分离膜。
所述第一暴晒塘内设置第一膜蒸发装置,所述第一膜蒸发装置设置疏水中空纤维膜。
所述第一膜蒸发装置的出口与第一MVR蒸发结晶系统的入口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置第一过滤装置。
所述第二暴晒塘内设置第二膜蒸发装置,所述第二膜蒸发装置设置疏水中空纤维膜。
所述第二膜蒸发装置的出口与第二MVR蒸发结晶系统的入口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置第二过滤装置。
所述苦咸水资源化处理系统还包括冷冻结晶系统,所述冷冻结晶系统的入口与第二暴晒塘的出口相连接,所述冷冻结晶系统的母液出口与第二暴晒塘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上拓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上拓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05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板型噪声滤波器以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含盐含磷废水资源化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