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的封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0440.X | 申请日: | 201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1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鲁明;苏杭;李军;孟清谱;刘阳;尹鲁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徐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南通丽诺防洪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013 | 分类号: | H02G15/013;H02G3/22;F16L5/02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32220 | 代理人: | 何君 |
地址: | 2210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封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堵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管道的封堵系统,属于电力行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电力线缆布置时,以电缆管为例,其通常做法是:先将电缆管预埋在墙体内,两端露出各约10厘米,每个电缆管内可能有一根或数根电缆,然后进行封堵。现有的封堵技术多是使用发泡胶、水泥等材料直接封堵,效果很不理想。封堵不严会导致户外的水透过电缆管进入室内电缆沟,如果透水过多,会导致变电站被淹,严重损坏电力设施并导致停电。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道的封堵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管道的封堵系统,包括预设的电缆管和用于穿过电缆管的电缆;还包括带有弹性与膨胀力的管道护套;所述管道护套的一端套在电缆管上需要防水的一端,管道护套与电缆管的重叠部分外设有第一紧固件;所述电缆外缠绕有吸水膨胀材料,电缆穿入所述管道护套,电缆上吸水膨胀材料露出管道护套;所述管道护套与吸水膨胀材料的重叠部分外设有第二紧固件。
其进一步是:所述电缆共有一根。
所述电缆共有多根;每根电缆外缠绕有吸水膨胀材料;多根缠绕有吸水膨胀材料的电缆外共同缠绕有吸水膨胀材料;在每根电缆之间的缝隙内填充有吸水膨胀材料。
所述吸水膨胀材料呈带状,其宽度为80—100mm。
所述管道护套与电缆管重叠部分长度为30—50mm;管道护套与电缆管的重叠部分外设有同样宽度的第一紧固件。
所述电缆外吸水膨胀材料露出管道护套20mm;所述管道护套与吸水膨胀材料的重叠部分外设有30—50mm宽的、外侧与管道护套外端平齐的第二紧固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露出管道护套的吸水膨胀材料遇水膨胀,与带有弹性与膨胀力的外部管道护套配合将水堵在管道护套外;本实用新型连接在电缆管一端,与电缆管预先埋设不干涉,施工简单,方便更换维修,寿命长效果好,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缆管;2、电缆;3、管道护套;4、吸水膨胀材料;5、第一紧固件;6、第二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管道的封堵系统,电缆管1与设在墙体中,电缆管1两端伸出墙体,多根电缆2穿过电缆管1。管道护套3是橡塑复合材质,带有一定弹性与膨胀力;管道护套3套在电缆管1户外一端,管道护套3与电缆管1重叠部分长度为30mm,此重叠部分设置同样宽度的第一紧固件5;第一紧固件5为工程用的抱箍,其改进之处在于,抱箍内壁设有均匀布置的钝头的小凸起,提高紧固力和密封性能。吸水膨胀材料4呈带状,其宽度为80mm;每根电缆2外均缠绕有吸水膨胀材料4,然后这些电缆2合并,并且在每根电缆2之间的缝隙内填充有吸水膨胀材料4,之后在这些电缆2外共同缠绕有一层吸水膨胀材料4。处理好的多根电缆2穿入管道护套3,其中保证电缆2上吸水膨胀材料4露出管道护套3外20mm;管道护套3与吸水膨胀材料4的重叠部分外设有30mm宽的、外侧与管道护套3外端平齐的第二紧固件6;第二紧固件6为工程用的抱箍,其改进之处在于,抱箍内壁设有均匀布置的钝头的小凸起,提高紧固力和密封性能。
工作原理:露出管道护套的吸水膨胀材料遇水膨胀,在与带有弹性与膨胀力的外部管道护套配合将水堵在管道护套。本封堵系统连接在电缆管一端,与电缆管预先埋设不干涉,施工简单,方便更换维修,寿命长效果好,方便实用。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徐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南通丽诺防洪工程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徐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南通丽诺防洪工程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04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