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艾灸条辅助使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0379.9 | 申请日: | 201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5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岳进;潘洪涛;欧丹凤;吴镇林;卢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市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5117 | 代理人: | 巢雄辉,汪治兴 |
地址: | 53000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艾灸 辅助 使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艾灸条辅助使用装置。
背景技术
艾灸,是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属中医外治法,它源于远古时代,历时几千年。艾灸条,艾灸时专用艾条,艾条一支或多支点燃后,在穴位或皮肤上方约10~30mm处熏灸或灼灸,至皮肤温热发红,而又不致灼痛或烧伤皮肤,能帮助人体全面温通经络,温补元气,调和气血,润泽面色,散发健康神采。
现有使用中,艾灸条一般距离人体仅有10~30mm,且人体在进行艾灸时常常是俯卧或仰卧,很难集中精力去时时注意艾灸条,若稍不注意就可能会烫伤人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艾灸条辅助使用装置,能够不用人员去长时间手持艾灸条,并可避免艾灸条烫伤人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艾灸条辅助使用装置,包括有固定支架,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防烫杆、安置套筒和固定丝,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固定支架相连接,所述第一套筒侧壁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上配套有螺栓,所述防烫杆部分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筒内,所述防烫杆与所述第一套筒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一连接片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筒,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第二连接片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套筒侧壁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上配套有螺栓,所述第二连接片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套筒,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片,所述安置套筒部分套设于所述第二套筒内,所述安置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为间隙配合,所述固定丝呈U型,呈U型的所述固定丝的两个端点连接于所述安置套筒的底端。
本发明公开的艾灸条辅助使用装置包括有固定支架,依靠固定支架可以固定、支撑住位于其上的各部件,艾灸条放置于安置套筒内、固定丝上,通过固定丝固定,达到艾灸时无需使用人员长时间手持艾灸条的目的。防烫杆设置于第一套筒内,安置套筒设置于第二套筒内,而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为转动连接,因此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也可通过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相互转动,艾灸时,艾灸条放置于安置套筒内、固定丝上,通过固定丝固定,此时调节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位置来调节安置套筒和防烫杆的位置,使得防烫杆的最低点低于固定丝的最低点,当人的身体动时,即使动的部分是靠近艾灸条的部分,且动的方向是艾灸条的方向,也会第一时间先碰到防烫杆,而不是艾灸条,因此可以避免人体动时被艾灸条烫伤的意外。防烫杆和安置套筒分别置于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内,防烫杆与第一套筒为间隙配合,安置套筒与第二套筒为间隙配合,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侧壁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上设置有配套的螺栓,因此防烫杆和安置套筒可以通过松紧螺栓来实现其分别在第一套筒和第二套上运动或固定,有利于防烫杆和安置套筒位置关系的调节,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适应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更进一步的优化或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有支架底座和支架软管,所述支架软管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架底座,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筒相连接。支架底座用于固定、支撑整个装置,支架底座优选为质量大的底座,能够承受整个装置的重力。支架软管定型效果好,可任意弯曲定位,具有足够的强度来支撑放置其上的部件,能够更好地调节防烫杆和安置套筒与人体的距离,也更能够适应各种使用环境以及各种安放方位。
优选的,所述支架软管由金属材料制成。金属制造的支架软管强度高,承重力强,结实耐用。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第二连接片的转动连接为铰接。铰接实现方式简单,但能够满足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要求,能方便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转动而实现安置套筒和防烫杆的位置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安置套筒的底端还设置有接灰网兜,所述固定丝位于所述接灰网兜内。艾灸条燃烧会产生温度很高的灰,当长时间燃烧后,若不及时处理,则灰会掉落下来烫伤使用者。接灰网兜的设置,能够在艾灸条燃烧时的灰掉落下来时接住灰,并将灰暂时储存在接灰网兜内,以避免高温的灰烫伤艾灸条使用者。
优选的,所述接灰网兜与所述安置套筒的连接方式为卡箍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市中医医院,未经南宁市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03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艾灸条熄灭装置
- 下一篇:用于温针灸的艾灰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