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普外科术前灌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0230.0 | 申请日: | 201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7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旭光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100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科 灌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普外科术前灌肠装置。
背景技术
灌肠是一种医疗工作中常见的操作,主要用于胃肠道手术或其他需要肠道大便清洁的疾病治疗。目前,医院普外科术前对患者进行灌肠时,通常采用注射器拔去针头后抽取液体注入到患者的肛门内,反复多次,既不卫生、费事费力,又增加患者痛苦,混合有污物的灌肠液容易从肛门溢出,安全卫生性差,不具有灌肠液收集并排出的功能。
同时,采用肛管的灌肠器只能将灌肠液灌入肠管,若将灌肠液排出体外,需要先将肛管拔出并采用集污盆承接污物,即不卫生也不雅观的局面,无法实现肛管不拔出情况下污物的排放,针对肛门括约肌松弛患者无法收紧肛门,肛管灌肠时容易滑出,导致灌肠不能进行或肠道清洁不彻底,不利于普外科手术的正常进行,因此,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普外科术前灌肠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普外科术前灌肠装置,包括输液管、灌肠管和集污箱,所述灌肠管中部固定有分隔塞,分隔塞将灌肠管内部空腔分隔为灌药通道和排污通道;灌药通道设置在灌肠管前部,灌肠管前端侧面开设有灌药孔,灌药孔连通灌药通道;排污通道设置在灌肠管后部,灌肠管后端侧面开设有排污孔,排污孔连通排污通道;所述灌肠管后端连接排污连接头,排污连接头上安装有排污管,排污管连接集污箱,所述灌肠管连接输液管,输液管一端穿过排污连接头、排污通道固定在分隔塞上,输液管另一端连接灌肠液储瓶,所述灌肠管上套设有排污气囊和灌药气囊,排污气囊通过输气管道b连接注气嘴b,灌药气囊通过输气管道a连接注气嘴a。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灌肠管前端设置为圆弧状光滑封闭端头,灌肠管内部为中空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液管的管口与分隔塞上端面平齐且输液管连通灌药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灌肠液储瓶上套设有挂钩,所述灌肠管外侧的输液管上安装有流速调节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污气囊设置在排污孔后端的灌肠管上,灌药气囊设置在所述排污孔和灌药孔之间的灌肠管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灌肠管表面设有刻度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灌肠管前端为光滑结构,插入时不会对直肠造成损伤。
2、进行灌肠操作时,灌肠液流量易控制,直肠给液方便;排污气囊和灌药气囊膨胀固定在患者直肠内,可以避免灌肠管从直肠内滑脱,特别适合肛门括约肌松弛的病人,防止灌肠液溢出肛门。
3、灌药气囊内气体抽出,混合有污物的灌肠液流入排污孔并最终流入集污箱,便于污物的收集及排出,污物不会从肛门溢出,安全卫生。
4、最后,排污气囊内气体抽出,便于将灌肠管拔出,分步操作,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灌肠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挂钩、2-灌肠液储瓶、3-输液管、4-流速调节器、5-注气嘴a、6-输气管道a、7-排污通道、8-灌药气囊、9-灌肠管、10-灌药通道、11-灌药孔、12-分隔塞、13-排污孔、14-排污气囊、15-输气管道b、16-注气嘴b、17-排污连接头、18-排污管、19-集污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旭光,未经李旭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02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腹膜透析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密闭式灌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