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倍增益的毫米微波功放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0204.8 | 申请日: | 201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2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谭春明;杜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泰格微电子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F3/20 | 分类号: | H03F3/2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17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益 毫米 微波 功放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功率放大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倍增益的毫米微波功放组件。
背景技术
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简称“功放”,是指在给定失真率条件下,能产生最大功率输出以驱动某一负载(例如扬声器)的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在整个音响系统中起到了“组织、协调”的枢纽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主宰着整个系统能否提供良好的音质输出。
目前,如图1所示,传统的功率放大单片的设计都是采用管包合成的方式实现的,管包的数量符合2的指数幂。管芯的功率密度受工艺的限制,而GaN管芯的功率密度在S波段的末级功率密度可达7.5W/mm,对于60W的功率芯片,考虑放大器的效率55%,末级管芯finger采用10指,栅宽125μm,则有60/0.55/7.5/10/0.125=11.7,因此需要至少12颗管芯合成,而传统的管包合成的设计方法就需要16颗管芯合成;而10×125的管芯高度约0.5mm,16颗管芯合成的高度需要8mm,但是MMIC芯片单边长度一般不能超过6mm,如果长度过长就会存在芯片断裂的危险,而且还会使得其中4颗芯片不会使用,存在浪费。
所以,如何在满足芯片尺寸的条件下达到需求的多倍增益放大,来解决输出功率的多倍增益放大与芯片尺寸矛盾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倍增益的毫米微波功放组件,解决了输出功率的多倍增益放大与芯片尺寸矛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多倍增益的毫米微波功放组件,它包括一个功分器、一个合路器和功放器模块;所述的功分器的一端与波导输入接口连接,另一端与功放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功放器模块的输出端与合路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合路器的另一端与波导输出接口连接。
所述的功放器模块包括若干个功放器子模块,所述的若干个功放器子模块的输入端与功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若干个功分器子模块的输出端与合路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每个功放器子模块包括两个功放器单元,所述的两个功放器单元通过并联的方式进行连接,并联后的输入端与功分器的输出端连接,并联后的输出端与合路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每个功放器单元包括三个功放器,所述的三个功放器通过并联的方式进行连接,并联后的输入端与功分器的输出端连接,并联后的输出端与合路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功放器的管芯芯片尺寸为:2.35mm×5.8mm×0.1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多倍增益的毫米微波功放组件,能够实现多倍输出功率的增益放大,功放器采用三包合成的方式能够在满足芯片尺寸要求的情况下,达到需要的多倍增益放大的输出功率,其具有结构简单、尺寸小和工艺简化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管包合成芯片结构图;
图2为功放组件的结构图;
图3为三包合成芯片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2所示,一种多倍增益的毫米微波功放组件,它包括一个功分器、一个合路器和功放器模块;所述的功分器的一端与波导输入接口连接,另一端与功放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功放器模块的输出端与合路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合路器的另一端与波导输出接口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的功放器模块包括若干个功放器子模块,所述的若干个功放器子模块的输入端与功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若干个功分器子模块的输出端与合路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每个功放器子模块包括两个功放器单元,所述的两个功放器单元通过并联的方式进行连接,并联后的输入端与功分器的输出端连接,并联后的输出端与合路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每个功放器单元包括三个功放器,所述的三个功放器通过并联的方式进行连接,并联后的输入端与功分器的输出端连接,并联后的输出端与合路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功放器的管芯芯片尺寸为:2.35mm×5.8mm×0.1mm。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频带覆盖范围为2700MHz-3500MHz,输出功率大于60W,功率附加效率大于4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泰格微电子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泰格微电子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02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伏汇流监测终端
- 下一篇:一种毫米微波功率放大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