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电池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120152.4 | 申请日: | 2017-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1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田立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瑞德科(北京)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河北开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11337 | 代理人: | 席小东 |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电池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现阶段,汽车采用的电池系统包括多个电池,并且,全部电池通过线路连接为一个整体使用。该种电池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当电池系统中任意一个电池出现故障时,会导致整个电池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进而影响整个车辆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电池系统,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电池系统,包括电池箱(1)以及n个电池(2);其中,n为自然数;
所述电池箱(1)包括箱座(3)、箱体(4)以及箱盖(5);所述箱座(3)包括n个电池座(3.1);每个所述电池座(3.1)设置独立的正极接触体和负极接触体,所述正极接触体和所述负极接触体分别用于与对应电池的正极端和负极端连通;所述正极接触体和所述负极接触体分别电连接有正极焊片及负极焊片;所述正极焊片及所述负极焊片分别通过导线连接到电路板的总电源正极端和总电源负极端,由此使各个所述电池座(3.1)形成并联连接结构;在所述正极焊片到所述总电源正极端之间的导线上串联有反充二极管;
所述箱体(4)固定安装于所述箱座(3)的上面,并且,所述箱体(4)通过隔板划分为n个电池仓(4.1),每个所述电池仓(4.1)位于对应的所述电池座(3.1)的正上方;每个所述电池仓(4.1)从上向下,其截面面积逐渐变小;每个所述电池(2)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电池仓(4.1)开口部位的截面面积大于电池(2)的截面面积;所述电池仓(4.1)底部位置的截面面积与电池(2)的截面面积相适配;
所述箱盖(5)设置于所述箱体(4)的上方,并且,所述箱盖(5)通过锁具与所述箱体(4)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池箱(1)设置于汽车后排座椅下方;所述汽车后排座椅为插拔式快拆座椅。
优选的,每个所述电池仓(4.1)的内壁均匀布置有若干个竖向的导向加强筋(4.2);所述导向加强筋(4.2)从上向下,其向内伸出电池仓内壁的宽度逐渐变大。
优选的,每个所述电池(2)的顶部安装有电池把手(2.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电池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箱座中的每个电池座电路采用并联结构,当电池系统中任意一个电池出现故障时,仍然能够保证电池系统正常使用,进而保证整个车辆的正常运行。
(2)通过对电池和电池仓的设计,可实现单个电池轻松方便的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箱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箱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4为电池箱中放置1个电池时的示意图;
图5为电池箱中放置2个电池时的示意图;
图6为电池箱中放置3个电池时的示意图;
图7为电池箱与电池之间连接时的一种电路原理图;
图8为电池箱与电池之间连接时的另一种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电池系统,包括电池箱1以及n个电池2;其中,n为自然数,n的具体值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在附图中,n为3。即:一个电池系统包括1个电池箱以及置于电池箱内部的3个单独的电池。
参考图1-图3,电池箱1包括箱座3、箱体4以及箱盖5;箱座3包括n个电池座3.1;每个电池座3.1设置独立的正极接触体和负极接触体,正极接触体和负极接触体分别用于与对应电池的正极端和负极端连通;正极接触体和负极接触体分别电连接有正极焊片及负极焊片;正极焊片及负极焊片分别通过导线连接到电路板的总电源正极端和总电源负极端,由此使各个电池座3.1形成并联连接结构;在正极焊片到总电源正极端之间的导线上串联有反充二极管。其电路结构参考图7-图8。
箱体4固定安装于箱座3的上面,并且,箱体4通过隔板划分为n个电池仓4.1,每个电池仓4.1位于对应的电池座3.1的正上方;每个电池仓4.1从上向下,其截面面积逐渐变小;每个电池2为长方体结构,电池仓4.1开口部位的截面面积大于电池2的截面面积;电池仓4.1底部位置的截面面积与电池2的截面面积相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瑞德科(北京)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河北开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瑞德科(北京)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河北开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01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包冷却系统
- 下一篇:应用于储能装置的高效均温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