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控制一体式电缆故障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0119.1 | 申请日: | 201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0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高测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控制 体式 电缆 故障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控制一体式电缆故障定位装置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电缆故障高压冲击法测试,需要用到以下部分设备:调压器、高压变压器、硅堆、冲击电容、高压球隙、稳弧单元、各种测试方式的信号处理单元等。国内目前的仪器设备,各个部分为分立元件,需现场组合连接使用。
电缆故障的主要的测试方法及接线有很多种,应针对不同故障类型来选取相应的测试方法及接线,如此测试效率最高。目前国内电缆故障的测试时,需要把现有测试方式连线拆除,从新进行新的测试方式的连线,这对于不是天天都进行测试的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如果不留神接错线,有可能对设备或人员造成损坏或伤害。而且有很多较复杂的测试接线方式,要求现场技术人员水平更高,接线时间长,现场使用人员很难实现。国内目前由于此原因,虽然各电力系统、大中型厂矿等大部分都配置有电力电缆故障定位设备,但是能有效的使用电缆故障定位设备进行电力电缆故障定位的技术人员相对较少,非常熟练、高效使用的更是少之又少。不能高效的定位电力电缆故障,会造成经济上无谓的浪费和损失,工作和生活造成很大不便。
用高压冲击法测试电缆故障,一般我们想要冲击能量尽可能大些,这样有以下好处:1、冲击能量越大,相对来说电缆故障点越容易击穿放电,而且放电时间越长;2、冲击能量越大,故障点声音越洪亮,定点时也非常容易,成功率高。故障点放电能量为:(C*U2)/2,其中,C为冲击电容容量,U为冲击电容目前所加电压,从此公式我们可以看出,提高冲击能量有两个相关参数,一是冲击电容电压,一个是冲击电容容量,但是,由于电缆的电压等级及绝缘状况,在冲击电压超过电缆故障点残压,故障点已经闪络击穿情况下,从保护电缆角度,尽量不要无限制的提高冲击电压。且目前国内电缆故障使用冲击电容基本为单档电容。只有在最高电压时,才能达到满冲击能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控制一体式电缆故障定位装置,能够针对不同故障类型选取相应的测试方法及接线,提高测试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控制一体式电缆故障定位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部设置有控制层,所述箱体下部设置有高压层,所述高压层内设置有多档直流高压发生器、冲击电容器组以及用于对故障电缆的电压、电流及多次脉冲信号进行测试的取样单元,所述多档直流高压发生器经过所述冲击电容器组与所述取样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层内设置有智能控制单元,所述智能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多档直流高压发生器、冲击电容器组和取样单元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装置对电缆进行故障定位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冲击电容器组与所述取样单元之间设置有电控高压打火球隙,所述电控高压打火球隙设置在所述高压层内,与所述智能控制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高压层上还设置有用于进行测试模式变换的电控测试方式高压转换装置,所述智能控制单元经过所述电控测试方式高压转换装置与所述取样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单元上设置有信号接口,所述取样单元与所述信号接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取样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高压层内的多次脉冲/稳弧组件、电流取样组件和电压取样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层与所述高压层之间还设置有中间层,所述中间层内设置有电控停止放点球隙,所述智能控制单元经过所述电控停止放点球隙与所述冲击电容器组连接,用于停止时所述冲击电容器组剩余电荷放电。
进一步的,所述冲击电容器组内设置有多个电容器,所述智能控制单元经过电控高压电容串并联高压转换装置与所述冲击电容器组连接,所述电控高压电容串并联高压转换装置设置在所述高压层上,用于控制所述冲击电容器组内电容器的串并联连接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器包括2、4或8个。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侧面板为可拆卸式。
进一步的,沿所述箱体上部一侧设置有把手,用于推拉所述装置,所述箱体下部两侧对应设置有轮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高测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高测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01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