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毁式动脉注射留置针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119555.7 | 申请日: | 2017-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4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 发明(设计)人: | 马秀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秀玲 |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A61M5/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35 | 代理人: | 刘子成 |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毁 动脉 注射 留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具体涉及一种自毁式动脉注射留置针。
背景技术
动脉注射是把医药针头扎入动脉管内给病人输入血液或药液的一种医疗手段,为了便于重复给药或更换其它药物,临床上通常利用穿刺手段将动脉留置针置于动脉血管内。现有的动脉留置手术由穿刺针组件和留置针组件配合使用,穿刺针组件由穿刺针和针座组成,穿刺针为普通的不锈钢针管,较硬,前端为针尖,易于穿刺,针座位于不锈钢针管尾端;留置针组件由留置软管、软管座和防逆流阀组成,留置软管为透明塑料管,较软,适合较长时间留置于动脉血管内。
近年来为了控制医源性传染病,避免交叉感染等不良后果,已普遍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针对很多类型的注射器均开发了自毁式结构,但是动脉注射留置针组件来说,还没有相应的开发设计,存在着使用后保持完好仍可重复使用,易受不法分子利用,将已使用过的废弃产品不经消毒而重复使用,此极易造成病毒的传播和交叉感染,存在着较大的医疗风险和社会危害性。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毁式动脉注射留置针,加入自毁式结构设计,使其达到一次性使用的目的,另外又通过对软管座内防逆流阀的改造,使其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和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毁式动脉注射留置针,包括留置软管、软管座和防逆流阀组成,所述的留置软管与软管座底部相通连,所述的防逆流阀安装于软管座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管座下端沿圆周方向上开设有V型折槽,所述的折槽位于留置软管进液端的上方,所述的折槽底部至软管座内壁的垂直距离为0.3~0.5mm。
本实用新型的留置针在使用结束后,用手对着折槽处将软管座掰断,使其无法复原,达到一次性使用的目的。
其中,优选方案如下:
所述的位于折槽下方的软管座外壁沿圆周方向上设置有若干条环形凸起。环形凸条可以增大手与软管座间的摩擦力,方便将其掰断。
所述的防逆流阀由下向上依次包括弹簧、堵头和支撑件,所述的弹簧的固定端与软管座内壁相连,活动端与堵头相连,所述的支撑件具有上下贯通的开口且底部开口与堵头相抵。现有的防逆流阀均为硅胶瓣膜,即在硅胶上加工有呈三星形或十字形的切口,切口将硅胶分割成3~4个阀瓣,穿刺或注射时阀瓣能够张开,拔出穿刺针或注射针头时,阀瓣在本身弹性张力作用下闭合,阻断血液流出。此种防逆流阀在使用时存在以下技术缺陷:一是硅胶瓣膜的切口在复位或者穿刺时,由于阀瓣具有弹性,容易在切口处造成错位,起不到密封的作用;二是由于动脉血压力具有压力波动,很容易使阀瓣向外凸出,使血液喷出,逆向密封性能差,不可靠,血液溢流在外会造成了血液污染。通过采用弹簧加堵头的结构形式替代了传统的硅胶瓣膜式防逆流阀,使用过程中更加稳定,不会出现错位,密封效果更好。在使用时,穿刺针或注射针头时经过支撑件顶开堵头,进行穿刺和注射工作,退出时,堵头在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复位并与支撑件底部开口相抵,达到密封的作用。
所述的位于堵头活动范围内的软管座内壁两侧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的限位件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的堵头两侧设置有与滑槽相适配的凸出部。限位件保证了堵头在活动过程中不会跑偏,避免堵头与支撑件底部开口处出现错位。
所述的软管座的内壁从上到下依次设有阶台和定位槽,所述的支撑件的上部两端设有上端座且卡于阶台上,底部两端设有下端座且卡于定位槽内。
所述的留置软管由PVC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的堵头由硬质塑料制作而成。不会受到动脉血压力波动的影响,确保了逆向密封性能,不会因血液溢流在外造成血液污染。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折槽,实现留置针在使用结束后对软管座掰断损毁,使其无法复原,达到一次性使用的目的,杜绝医疗风险。(2)通过采用弹簧加堵头的结构形式替代了传统的硅胶瓣膜式防逆流阀,使用过程中更加稳定,不会出现错位,密封效果更好。(2)堵头采用硬质塑料制作而成,不会受到动脉血压力波动的影响,确保了逆向密封性能,不会因血液溢流在外造成血液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留置软管 2、软管座 3、折槽 4凸起 5、弹簧 6、堵头 7、支撑件 8、限位件 9、阶台 10、定位槽 11、上端座 12、下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秀玲,未经马秀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95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血液透析穿刺针
- 下一篇:一种残膜回收机的回收爪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