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厂设备用冷却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118817.8 | 申请日: | 2017-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9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良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华衍水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D17/02 | 分类号: | F25D17/02;C01B13/1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汪青 |
| 地址: | 215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厂 备用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厂设备用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水厂水冷式臭氧发生器及配套设备的冷却设备一般分为外循环冷却和内循环冷却。内循环冷却系统是用于冷却臭氧发生器、配电设备及控制系统,外循环冷却系统用于带走热交器的热量。工作中随着臭氧发生器、配电设备及控制系统的温度升高,内循环冷却系统中的水温也随之升高,而水温的升的过高会导致其对臭氧发生器、配电设备及控制系统进行冷却的功能的减弱,因而在内循环冷却系统上设置有外循环冷却系统,用于带走内循环冷却系统内的温度,从而降低整个系统的温度。
采用上述冷却方式虽然能够对臭氧发生器、配电设备及控制系统工作时的温度进行冷却,然而在内、外循环冷却系统进行冷却工作时,往往需要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对内、外循环冷却系统的冷却水进行配合调整,这就需要工人或值班人员进行大量频繁的人工监测,也容易出现不能够进行合理精确控制的情况,从而导致冷却故障,以致待冷却设备的损坏,增加水厂深度处理工艺的不必要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厂设备用冷却系统。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厂设备用冷却系统,水厂设备包括臭氧发生器、配电设备及控制系统,冷却系统包括用于对臭氧发生器和配电设备及控制系统进行冷却的内循环冷却系统、通过热交换器与内循环冷却系统进行热交换的外循环冷却系统,内循环冷却系统包括用于盛放冷媒的冷却水箱、内循环管路、设置在内循环管路上的内循环泵,外循环冷却系统包括供冷媒通过的外循环管路、设置在外循环管路上的外循环泵,冷却系统还包括分别用于监测内循环管路和外循环管路内压力的第一压力变送器和第二压力变送器、用于监测冷却水箱中冷源量的测量仪、用于监测外循环管路内冷媒流量的流量仪、用于监测内循环管路和/或外循环管路中冷源温度的温度传感仪以及分别与第一压力变送器、第二压力变送器、测量仪、流量仪以及温度传感仪信号连接且具有显示和/或报警功能的警示系统。
进一步地,第一压力变送器、第二压力变送器、测量仪、流量仪、温度传感仪分别将检测得到的关于压力、流量或温度的信号传送给警示系统,警示系统将所接收的信号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并在所接收信号超出预设值范围时发出报警信号。
进一步地,警示系统包括中控电脑,中控电脑分别与第一压力变送器、第二压力变送器、测量仪、流量仪、温度传感仪通过通讯模块信号连接。
优选地,冷却水箱与配电设备及控制系统设置在同一区域内,内循环管路包括与冷却水箱连接且对配电设备及控制系统进行换热冷却的第一冷却管道、对臭氧发生器进行换热冷却的第二冷却管道以及位于配电设备及控制系统和臭氧发生器外部且与第一冷却管道、第二冷却管道和冷却水箱之间形成循环回路的循环管道,其中冷却水箱设置在第一冷却管道的管路上,热交换器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循环管道的部分由第一通道构成,外循环管路的部分由第二通道构成。
优选地,第一压力变送器设置在热交换器与第一冷却管道和/或第二冷却管道之间的循环管道上。
优选地,温度传感仪、第二压力变送器设置在热交换器下游的外循环管路上。
优选地,流量仪设置在热交换器上游的外循环管路上。
优选地,内循环管路被设置为:冷媒从冷却水箱流出,依次经过第一冷却管道、循环管道并经热交换器换热后,一部分循环回第一冷却管道和冷却水箱,另一部分进入第二冷却管道,然后循环回循环管道。
优选地,冷媒为水。
优选地,上述测量仪用于检测冷却水箱内的冷媒的液位,优选为超声波液位仪。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水厂设备用冷却系统,通过第一压力变送器、第二压力变送器、测量仪、流量仪、温度传感仪与警示系统信号连接,有利于水厂值班人员及时发现预警,提前补充内循环冷却水,调整外循环冷却水流量,确保臭氧发生器、配电设备及控制系统能够在合适温度下稳定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厂设备用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警示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华衍水务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华衍水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88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控温速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光伏面板清洗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