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强度回弹仪前端辅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8552.1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9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城华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2 | 分类号: | G01N3/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强度 回弹 前端 辅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混凝土强度回弹仪前端辅助器。
背景技术
在操作回弹仪的全过程中,都应注意持握回弹仪姿势,一手握住回弹仪中间部位,起扶正的作用;另一手握压仪器的尾部,对仪器施加压力,同时也起辅助扶正作用。回弹仪的操作要领是:保证回弹仪轴线与混凝土测试面始终垂直,用力均匀缓慢,扶正对准测试面。慢推进,快读数,这个过程回弹仪轴线容易偏心,不易控制,需要一个定位装置辅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混凝土强度回弹仪前端辅助器,能实现回弹仪的轴线始终准确垂直于混泥土检测面,从而保证测试精度,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混凝土强度回弹仪前端辅助器,包括回弹仪本体,回弹仪本体前端置于固定套内,所述固定套为中空圆柱体,固定套内上下均设有用于稳定回弹仪本体的环形托,回弹仪本体前端为用于测试的弹击杆,固定套内前端为可伸缩套件,所述可伸缩套件与回弹仪本体通过可伸缩套件的橡胶片连接。
所述环形托设于固定套内远离弹击杆一侧,环形托曲率与回弹仪本体曲率相同,且环形托紧贴回弹仪本体外壁一侧光滑,可涂抹润滑剂以减小摩擦。
所述可伸缩套件包括若干个塑料环,塑料环靠近橡胶片一侧半径小于远离橡胶片一侧半径,塑料环的中心与弹击杆的轴线重合,且沿弹击杆伸出方向逐渐增大。塑料环外部为弹簧圈,所述弹簧圈靠近橡胶圈一端内径小于远离橡胶圈一端。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中取四个塑料环,靠近橡胶片第一个为第一塑料环,沿弹击杆伸出方向依次为第二塑料环、第三塑料环和第四塑料环。第一塑料环较大一端的外直径与第二塑料环较小一端的内直径相等,这样保证在使用时相邻塑料环之间不分离,且在外圈弹簧作用下伸缩自如。
所述塑料环大口径端与弹击杆外端齐平,大口径端设凸缘,所述凸缘内侧为便于弹簧固定的圆环,外侧印有增大摩擦的凹凸纹。
所述橡胶片为漏斗形,且其形状大小与回弹仪本体前端吻合,由于橡胶具有微小弹性,将回弹仪本体前端固定于橡胶片内时由于气压,便可牢牢连接。
所述固定套为透明材质制成,以便于测量过程中观察测得数据。
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强度回弹仪前端辅助器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固定套和环形托能保证回弹仪本体的运动轨迹垂直测试面,塑料环和弹簧能保证弹击杆在弹击检测检测面时不晃动,使得在测试过程中能准确读数,快速复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强度回弹仪前端辅助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混凝土强度回弹仪前端辅助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强度回弹仪前端辅助器的塑料环结构示意图。
其中,1.回弹仪本体、11.显示屏、2.固定套、3.弹击杆、4.环形托、5.可伸缩套件、51.橡胶片、52.塑料环、53.弹簧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混凝土强度回弹仪前端辅助器,包括回弹仪本体1,回弹仪本体1前端置于固定套2内,所述固定套2为中空圆柱体,固定套2内上下均设有用于稳定回弹仪本体1的环形托4,回弹仪本体1前端为用于测试的弹击杆3,固定套2内前端为可伸缩套件5,所述可伸缩套件5与回弹仪本体1通过可伸缩套件5的橡胶片51连接。
所述环形托4设于固定套2内远离弹击杆3一侧,环形托曲率与回弹仪本体1曲率相同,且环形托4紧贴回弹仪本体1外壁一侧光滑,可涂抹润滑剂以减小摩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城华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城华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85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颗粒物质一维应力波衰减效应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万向节磨损试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