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8091.8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0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霍德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R27/00;H01R35/00;H05K5/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兴华粤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345 | 代理人: | 吴剑锋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源设备。
背景技术
电源设备能可靠地实现对电源系统及电池的智能化管理,配接调制解调器,还可通过公众或专用电话网进行远端集中监控。容量扩展方便。监控模块能可靠地实现对电源系统及电池的智能化管理,配接调制解调器,还可通过公众或专用电话网进行远端集中监控。
随着各种电器的使用,各种各样的电源接口也越来越多,为了适应各种各样的的电源接口,现有电源设备上需要设置各种各样的插接口,插接口多为一个或多个均布在设备的一侧上,在设计上往往需要占有很大的空间,同时影响着产品外观的美观。
故此,现有的电源设备需要进一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在多种插接口上切换的电源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电源设备,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有供电电路板,在所述供电电路板上设有供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壳体一侧上设有通槽,在通槽内侧的壳体内设有能旋转时能切换连接接口的输出接口切换机构,所述输出接口切换机构与供电模块相连接,在所述壳体外侧设有能使输出接口切换机构旋转的调节旋钮。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接口切换机构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一端伸出壳体并与调节旋钮相连接,在所述旋转轴上设有圆柱形接头切换座,在所述圆柱形接头切换座上均布有多个插接口,在每个插接口两侧的圆柱形接头切换座上分别设有外触点,在所述通槽两侧的壳体内设有与外触点相配合的触点座,所述触点座内设有与供电模块电连接的内触点。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座包括有座体,在所述座体一侧设有连接槽,在所述座体内设有与连接槽相连通的安装槽,所述内触点设置在安装槽内,在所述内触点后侧与安装槽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内触点通过导线与供电模块电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侧壁上设有散热孔。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上端设有排气孔,在所述排气孔内侧的壳体上设有排气风扇。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散热孔内设有防尘网。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散热孔内设有安装槽孔,所述防尘网插接在安装槽孔内。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上设有能调节防尘网在安装槽孔内左右移动的调节机构。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设置在壳体上腰型孔,在所述腰型孔内设有调节按钮,所述调节按钮旋接在防尘网端部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旋转轴带动输出接口切换机构可以随意的更换各种各样的插接口,改变了以往均布在电源设备一侧上的设计,更好的节省设计空间,同时使得产品更加的美观。
二、本实用新型中壳体上的排气风扇将壳体内的热量通过排气孔排出,外部空气从壳体侧壁上的散热孔进入,形成冷却循环,散热效果。
三、本实用新型在散热孔内设置防尘网和调节机构,有效减少壳体内的电子元件在使用过程中积尘,影响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5所示的一种电源设备,包括壳体1,在所述壳体1内设有供电电路板,在所述供电电路板上设有供电模块2,在所述的壳体1一侧上设有通槽3,在通槽3内侧的壳体1内设有能旋转时能切换连接接口的输出接口切换机构4,所述输出接口切换机构4与供电模块2相连接,在所述壳体1外侧设有能使输出接口切换机构4旋转的调节旋钮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霍德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霍德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80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