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厨房用炒菜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7491.7 | 申请日: | 201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7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魏一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金冠华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00 | 分类号: | F24C15/00;F24C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6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厨房 炒菜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厨房用炒菜炉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现在的人们大都开始应用炒菜炉进行食物的烹饪,代替了原有的木柴土锅。
现有的一些炒菜炉的锅底支架多为一种结构,即采用固定的支架托着锅底进行烹饪,当需要煎炒时,有的人习惯于将炒菜锅晃来晃去,这就使的现有的一些固定的支架与锅底产生碰撞,产生很大的噪音,且对锅底磨损具大,甚至会撞破锅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厨房用炒菜炉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一些炒菜炉的锅底支架多为一种结构,即采用固定的支架托着锅底进行烹饪,当需要煎炒时,有的人习惯于将炒菜锅晃来晃去,这就使的现有的一些固定的支架与锅底产生碰撞,产生很大的噪音,且对锅底磨损具大,甚至会撞破锅底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厨房用炒菜炉结构,包括炉盘支架放置槽、炒菜炉后立柱、置炉平台、排污管、下水管道、炉盘支架、滚珠组件和滚珠组件支架,所述炉盘支架放置槽设在炒菜炉后立柱的前端面上,所述排污管的底端与下水管道相连接,且排污管的顶端与置炉平台相连接,所述滚珠组件与滚珠组件支架相连接,且滚珠组件支架的一端连接于炉盘支架。
优选的,所述珠组件分前后两处,并为倾斜安装,且其上端安装有三个滚珠,滚珠跟随滚珠组件也为倾斜安装。
优选的,所述置炉平台的表面为略朝左倾斜结构。
优选的,所述炉盘支架放置槽凹入炒菜炉后立柱的表面,且炉盘支架放置槽的前端面与炒菜炉后立柱的前端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炉盘支架放置槽的环槽内设有弹性挡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炒菜炉,为了使习惯于前后晃动煎炒的人们更方便的使用炒锅,使炒锅与炉盘支架产生滑动摩擦,现在炉盘支架上设计安装了前后对称结构的滚珠组件,滚珠组件中的滚珠可以实现万向转动,使锅底在晃动时可以与滚珠组件产生摩擦,减少噪音,使锅底左右前后晃动具有任意性,使锅翻炒时更顺手,且在炒菜炉后立柱上对应设计了放置炉盘支架的放置槽,使炉盘支架放置更方便,将置炉平台顶面改为略有朝左倾向的方式,使置炉平台上面的水和油污能顺着与置炉平台连接的排污管流入下水管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置炉平台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炉盘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炉盘支架放置槽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滚珠组件与滚珠组件支架安装关系示意图。
图中:1、炉盘支架放置槽,2、炒菜炉后立柱,3、置炉平台,4、排污管,5、下水管道,6、炉盘支架,7、滚珠组件,8、滚珠组件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厨房用炒菜炉结构,包括炉盘支架放置槽1、炒菜炉后立柱2、置炉平台3、排污管4、下水管道5、炉盘支架6、滚珠组件7和滚珠组件支架8,炉盘支架放置槽1设在炒菜炉后立柱2的前端面上,排污管4的底端与下水管道5相连接,且排污管4的顶端与置炉平台3相连接,滚珠组件7与滚珠组件支架8相连接,且滚珠组件支架8的一端连接于炉盘支架6。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滚珠组件7分前后两处,并为倾斜安装,且其上端安装有三个滚珠,滚珠跟随滚珠组件7也为倾斜安装,滚珠组件7倾斜安装便于炒锅晃动煎炒时使滚珠组件7正好与锅底接触,采用的滚珠可以对锅底进行滑动作用,滚珠组件7具体为上盖A和下盖B通过螺栓将滚珠压在一起,使滚珠在上盖A和下盖B内进行万向旋转,如图6所示;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置炉平台3的表面为略朝左倾斜结构,使置炉平台3上面的污水油污能很好的通过朝左倾斜的置炉平台3的表面顺着排污管4流入下水管道5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金冠华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金冠华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74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