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腔清洁度度限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7366.6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0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环亚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洁 度度限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度度限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产品内腔清洁度度限的在线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清洁度表示零件或产品内腔在清洗后在其表面上残留的污物的量。一般来说,污物的量包括种类、形状、尺寸、数量、重量等衡量指标;具体用何种指标取决于不同污物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和清洁度控制精度的要求。例如,对于柴油机用液压油管(包括高、低压油管),通常对其内腔清洁度有较高的要求。要求其成品内腔应光滑、洁净,应没有氧化皮、铁锈、油污及其它各种杂质,否则各种污染物会影响供油系统的使用可靠性。甚至会造成液压系统的损坏,液压油管内腔清洁度水平的高低是直接影响柴油机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传统技术中对于产品内腔的清洁度的检测方法,主要采用将已清洁产品放入定量的清洗溶剂中,通过物理辅助方法如超声等方式对已清洁产品的内腔充分清洗一定时间后,回收清洗液体,统计清洗剂中的杂质颗粒的数目计算产品清洁度等级。由此可见,传统的清洁度度限的检测方法中 ,不仅检测时间长,而且无法实现连续检测和在线检测,无法满足现在工业化生产的需求。因此,为了满足现代化生产需求,亟需一种实现连续在线检测产品内腔清洁度度限的检测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连续在线检测产品内腔清洁度度限的检测装置,具体包括恒压泵(1),供液系统(2)、颗粒计数器(3)、过滤器(4)、循环管路(5)和产品控制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泵(1)的两端分别通过供液管路与供液系统(2)和产品控制箱(6)的入口相连,清洁产品控制装置(6)的出口通过供液管路与过滤器(4)的入口相连,产品控制箱(6)与过滤器(4)之间的供液管路上进一步设置有颗粒计数器(3),所述过滤器(4)的出口通过循环管路(5)与供液系统(2)相连。
所述的内腔清洁度度限的在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路为歧管。
所述的内腔清洁度度限的在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管路为压差式管路。
所述的内腔清洁度度限的在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控制箱的出口高度高于入口高度。
有益效果:1.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清洁度度限的在线检测装置,通过在产品控制箱出口的供液管路上设置颗粒计数器,实现了在线对清洗剂中杂质含量的及时检测,从而清洗结束后的第一时间即可获得清洁度度限数值,相比传统工艺效率明显提高。
2.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清洁度度限的在线检测装置,可在清洗结束之后将清洗溶剂及时通过过滤器对清洗溶剂中杂质及时除去,进一步通过循环管返回供液系统,从而实现连续检测的目的,节约环保。
3.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清洁度度限的在线检测装置,供液管路采用压差式供液管路,有效的避免了在测试过程中的清洗剂回流问题,测量的清洁度度限更精确。
附图说明
图1:清洁度度限的在线检测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恒压泵(1),供液系统(2),颗粒计数器(3),过滤器(4)、循环管路(5),产品控制箱(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连续在线检测产品内腔清洁度度限的检测装置,具体包括恒压泵(1),供液系统(2)、颗粒计数器(3)、过滤器(4)、循环管路(5)和产品控制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泵(1)的两端分别通过供液管与供液系统(2)和产品控制箱(6)的入口相连,清洁产品控制装置(6)的出口通过供液管路与过滤器(4)的入口相连,产品控制箱(6)与过滤器(4)之间的供液管路上进一步设置有颗粒计数器(3),所述过滤器(4)的出口通过循环管路(5)与供液系统(2)相连,所述循环管路为歧管,所述供液管路为压差式管路,所述产品控制箱的出口高度高于入口高度。将待测产品放入产品控制箱中,打开恒压泵,将供液系统中的清洗剂泵入产品控制箱,待测产品在产品控制箱中进行充分清洗,当清洗剂达到一定量时,清洗剂从出口排出,颗粒计数器在第一时间记录定量液体中的杂质量,清洗剂经过滤器后进入循环管路返回供液系统,测试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环亚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环亚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73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原料混合生产系统
- 下一篇:双卧轴混凝土搅拌减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