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网络状长耐久性超疏水疏油自清洁涂层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116574.4 | 申请日: | 2017-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2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刘义清;陈伟;孙启龙;严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顺力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5/16 | 分类号: | C09D5/16;C09D5/14;C09D125/06;C09D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35 | 代理人: | 陈铭浩,冯晓欣 |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耐久性 疏水 清洁 涂层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涂层结构,具体为一种网络状长耐久性超疏水疏油自清洁涂层结构,属于清洁涂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然界中许多物体表面都具有自清洁功能,例如荷叶、蝴蝶的翅膀及其他许多植物的叶片,其中,最著名的是荷叶表面的自清洁现象,荷叶表面有水珠时,荷叶只需要一个很小的倾斜角,水珠便会从荷叶表面滑落,水珠滚动的同时也会把荷叶表面的灰尘等污物带走,从而保持荷叶表面的干净,这就是荷叶的自清洁现象。
现有的自清洁涂料虽然能够达到自清洁功能,但是很少有自清洁涂层能做到既有疏水功能,同时还有疏油以及优良的耐候性和耐热性,许多情况下,涂层应用在户外和高温环境下,涂层在这些环境下易损坏,而失去自清洁功能,即使清洁功能好的涂层大多清洁效率不高,对环境的依赖性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网络状长耐久性超疏水疏油自清洁涂层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网络状长耐久性超疏水疏油自清洁涂层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网络状长耐久性超疏水疏油自清洁涂层结构,包括基材层以及位于基材层顶部紧密贴合的杀菌层,所述杀菌层的顶部紧密贴合的清洁层,且基材层、杀菌层和清洁层相互胶合连接成一体化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基材层上均匀若干条涂抹热障涂层,且涂抹热障涂层平行等距分布在基材层上。
优选的,所述杀菌层上均匀等距设有光催化转化层。
优选的,所述清洁层由光催化转化层和超疏水层组成,且光催化转化层和超疏水层形成网格形状。
优选的,所述热障涂层由金属连接层和陶瓷层组成。
优选的,所述光催化转化层是在二氧化钛上沉积一层二氧化硅薄膜,且沉积的二氧化硅层为10~20n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导热性能好,网格状的表面设计既能防止液体的聚集又可对污染的液体进行光催化转化为无污染物,具有优良的自动清洁功能,且转化的效率高,具有广泛是市场前景,值得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杀菌层俯视图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基材层俯视图。
图中:1、基材层,11、热障涂层,2、杀菌层,21、光催化转化层,3、清洁层,31、超疏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网络状长耐久性超疏水疏油自清洁涂层结构,包括基材层1以及位于基材层1顶部紧密贴合的杀菌层2,所述杀菌层2的顶部紧密贴合的清洁层3,且基材层1、杀菌层2和清洁层3相互胶合连接成一体化的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基材层1上均匀若干条涂抹热障涂层11,且涂抹热障涂层11平行等距分布在基材层1上,有效均匀导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杀菌层2上均匀等距设有光催化转化层21,实现对有机物污染物进行转化为无机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清洁层3由光催化转化层21和超疏水层31组成,且光催化转化层21和超疏水层31形成网格形状,先将液体聚集,然后对其进行转化分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热障涂层11由金属连接层和陶瓷层组成,稳定性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杀菌层2由纳米二氧化钛溶胶组成,对整体内部进行保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光催化转化层21是在二氧化钛上沉积一层二氧化硅薄膜,且沉积的二氧化硅层为10~20nm,转化效率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超疏水层31为采用聚苯乙烯和纳米硅颗粒混合制成的混合溶胶,且超疏水层31的表面形成倒T形结构,超疏水层31与水的接触角为140°—180°,有效聚集液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顺力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顺力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65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由缺氢的合成气进行甲醇合成
- 下一篇:一种超薄PET双面胶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