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个人安全防护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116325.5 | 申请日: | 2017-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9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如旺;赵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正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G08B25/01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76 | 代理人: | 田志远,张朝阳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个人 安全 防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个人安全防护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个人防护设备比较简单,主要结构是蜂鸣器及喇叭和一根插销。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将插销拔出,设备发出较高分贝蜂鸣音,以震慑罪犯和提醒周边人员。
但是有时候遇到危险,仅仅威慑罪犯和提醒周边人员已经不能完全保护自己,就需要进行报警,来控制罪犯和保护自己。而现有的防护设备不能进行主动报警,安全防护效果不佳。另外这些设备功能单一,不利于携带和寻找,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
上述缺陷,值得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个人安全防护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个人安全防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设于所述外壳内部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报警电路、定位电路、变色灯光控制电路以及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报警电路、变色灯光控制电路以及所述定位电路均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监控中心无线连接,所述外壳的前端设有强光电筒和警灯,所述外壳的侧面设有电筒开关和报警开关,所述强光电筒和所述警灯通过电筒开关与所述报警电路连接,所述报警开关还与蜂鸣器及喇叭连接。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电路包括控制静音报警电路和控制扬声报警电路,所述控制扬声报警电路与所述蜂鸣器及喇叭、所述强光电筒以及所述警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开关包括三个档位,所述档位包括静音报警档位、扬声报警档位以及初始档位。
更进一步的,所述扬声报警档位与所述控制扬声报警电路连接,所述静音报警档位与所述控制静音报警电路连接。
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蓝牙模块,所述控制静音报警电路的震动提示功能通过所述蓝牙模块进行调试。
更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还设有插销腕带,所述插销腕带与所述扬声报警电路连接。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侧面设有电筒开关,所述电筒开关还与所述强光电筒连接。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为GPRS模块。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变光灯,所述变光灯与变光按钮连接,所述变光按钮与所述电路板上的定位电路连接,所述定位电路与所述监控中心无线连接。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还设有USB充放电接口,所述USB充放电接口与所述外壳内部的电源连接。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之间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反向扣合连接。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套于所述第一外壳外部,作为所述第一外壳的保护套。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连接互联网技术,能够实现防护设备的联网,进而完成远程报警和定位及社交功能,在紧急情况下还支持静默报警方式,安全防护性能增强;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实现了单独照明、多颜色灯光展示以及充放电功能,使得防护器的功能多样化,有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拼合后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拼合后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强光电筒;2、警灯;3、电筒开关;4、蜂鸣器及喇叭;5、报警开关;6、变光按钮;7、变光灯;8、USB充放电接口;9、插销腕带;10、第一外壳;11、第二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个人安全防护器,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部的电路板(图中未示出,下同)。外壳包括第一外壳10和第二外壳11,第二外壳11的内径大于第一外壳10的外径,第一外壳10和第二外壳11之间可拆卸连接。
如图2所示,第一外壳10和第二外壳11反向扣合连接,扣合后第二外壳成为变光灯的漫反射发光部分使用。第一外壳10位于第二外壳11的前端,第二外壳11可配合变光灯7单独作为发光棒使用,增加了光照面积。
如图3所示,也可将第二外壳11作为第一外壳10保护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正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正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63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