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压配气盘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116296.2 | 申请日: | 2017-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6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 发明(设计)人: | 廖昌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明市普诺维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29/24 | 分类号: | B65H29/2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黄勇亮 |
| 地址: | 365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压配气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布旋转模切机械领域,具体说是一种负压配气盘。
背景技术
现有负压配气盘采用尼龙制作,与吸附转移辊端面接触面积大,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密封性不好,吸附效果差,导致伞布吸附转移过程容易发生松皱和跑偏,导致伞布形状和尺寸误差大;其次,密封性不好,漏气导致能耗浪费严重;第三,使用过程中吸附转移辊高速旋转,负压配气盘相对固定不动,由于接触面积大,与吸附转移辊端面长时间相对旋转摩擦产生热量多,导致尼龙软化变形,密封性进一步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性好、吸附效果好的负压配气盘,以解决伞布透气性好,不易吸附,现有负压配气盘由于与吸附转移辊端面接触面积大,密封性不好,吸附效果差,吸附转移过程中伞布容易发生松皱、跑偏,伞布形状和尺寸误差大,能耗浪费严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负压配气盘,包括盘体,所述盘体上设置有配气孔和/或配气槽,所述盘体上围绕配气孔和/或配气槽的周边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嵌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凸出盘体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盘体上围绕配气孔和/或配气槽的周边开设凹槽,在凹槽内装入密封圈并使密封圈凸出盘体的表面,使得负压配气盘的盘体不会与吸附转移辊的端面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密封圈与吸附转移辊的端面接触,不仅接触面积大幅减少,负压配气盘与吸附转移辊端面的相对接触旋转摩擦产生的热量也大幅减少,而且利用密封圈的弹性变形实现了与吸附转移辊端面的无缝接触,避免了漏气问题,有效解决了伞布透气性好,不易吸附,现有负压配气盘由于与吸附转移辊端面接触面积大,密封性不好,吸附效果差,吸附转移过程中伞布容易发生松皱、跑偏,伞布形状和尺寸误差大,能耗浪费严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负压配气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负压配气盘的工作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盘体;2-配气孔;3-配气槽;4-凹槽;5-密封圈;6-吸附转移辊;7-螺孔;8-紧固螺钉;9-盲孔;10-顶紧螺钉;11-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在负压配气盘的盘体与吸附转移辊的端面接触的一面设置密封圈,使负压配气盘与吸附转移辊端面的接触面积减少,并避免漏气。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压配气盘,包括盘体1,所述盘体1上设置有配气孔2和/或配气槽3,所述盘体1上围绕配气孔2和/或配气槽3的周边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内嵌设有密封圈5,所述密封圈5凸出盘体1的表面。
通过在盘体1上围绕配气孔2和/或配气槽3的周边开设凹槽4,在凹槽4内装入密封圈5并使密封圈5凸出盘体1的表面,使得负压配气盘的盘体1不会与吸附转移辊6的端面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密封圈5与吸附转移辊6的端面接触,不仅接触面积大幅减少,负压配气盘与吸附转移辊6端面的相对接触旋转摩擦产生的热量也大幅减少,而且利用密封圈5的弹性变形实现了与吸附转移辊6端面的无缝接触,避免了漏气问题,有效解决了伞布透气性好,不易吸附,现有负压配气盘由于与吸附转移辊端面接触面积大,密封性不好,吸附效果差,吸附转移过程中伞布容易发生松皱、跑偏,伞布形状和尺寸误差大,能耗浪费严重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4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密封圈5为O型密封圈,所述密封圈5的截面直径大于凹槽4的深度0.5mm,所述密封圈5的截面直径大于凹槽4的宽度0.1~0.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明市普诺维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三明市普诺维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62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端子带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料带分切拉伸机分切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