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共轨泵轴端燃油渗漏的微量检测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5851.X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0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康平;张熹焱;黄见;陈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思达耐精密机电(常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共轨泵轴端 燃油 渗漏 微量 检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泵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压共轨泵轴端燃油渗漏的微量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面对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和严峻的能源问题,在柴油机上采用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柴油机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不仅可以实现稳定的高压喷射以完善燃烧过程,还可以对喷油特性进行独立控制,使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都有极大的提高和改善。
高压共轨燃油系统具体包括共轨泵、共轨管、喷油器、ECU、传感器等部件。燃油从油箱经燃油滤清器输入共轨泵,在柱塞腔内加压后送入到共轨管中,共轨管内的压力根据ECU发出的压力调节信号控制,燃油经高压油管输给喷油器,喷油器根据ECU发出的指令以合适的喷油动作将燃油喷入柴油机的燃烧室。
共轨泵是此环保性能优良的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能实现对共轨压力的理性化控制,为了满足对共轨压力的快速高效控制,共轨泵必须要良好的密封性。
现有技术大多采取目测方法,高压油泵的燃油渗漏测试点,都在泵体的外观处容易观察到的地方,如油口接头、堵头、螺钉、板连接面等,用黑光手电加黑光眼镜进行目测。而轴端油封燃油渗漏,从泵体的外观目测,难以达到预期的良好的判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共轨泵轴端燃油渗漏的微量检测机构。
一种高压共轨泵轴端燃油渗漏的微量检测机构,包括机油油封、柴油油封,还包括检测孔和毛细管,所述检测孔设置于泵体外侧,并通到所述机油油封和柴油油封之间的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毛细管为外径1.6mm,内径1.0mm的透明塑料管。
进一步的,所述毛细管两端为平口,长度为8-10CM。
本实用新型可以排除批量生产中的不合格件,提高产品的合格率,且避免使用过于繁杂和高成本的检验方式。
附图说明
图1 轴端燃油渗漏的微量检测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 毛细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高压供油泵轴端伸出泵体之前的区域,为了防止柴油机润滑油和高压供油泵腔内柴油相互渗漏,安装了两个骨架油封,分别为机油油封1和柴油油封2。高压供油泵功能良好时,两个油封之间的区域应无油渗漏。即检测孔3处无油渗漏。毛细管4规格为外径1.6mm*内径1.0mm的透明塑料管,毛细管两端为平口,长度为8-10CM。高压供油泵组装完毕,使用真空泵将检测孔3内残油吸干净,将毛细管4插入检测孔,拔出时用手堵住毛细管未入检测孔端的孔口,观察毛细管内是否有残油,如果有,表示此泵不格件,如无,则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思达耐精密机电(常熟)有限公司,未经思达耐精密机电(常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58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硝硫基生物复合肥颗粒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芝麻菜的水培营养液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