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渣浆泵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5672.6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7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叶星红;钱通云;童国华;赵斌;朱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巨浪泵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7/04 | 分类号: | F04D7/04;F04D29/22;F04D29/24;F04D29/02;F04D29/1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82 | 代理人: | 夏恒霞 |
地址: | 2258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渣浆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渣浆泵,属于渣浆泵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渣浆泵是广泛用于矿山,电力、冶金、煤炭、环保等行业输送含有磨蚀性固体颗粒的浆体的工业泵,其基本结构由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及悬架组成,现有砂浆泵采用泵轴端贯穿叶轮孔并采用螺帽锁紧叶轮的方式进行固定叶轮,但是时间一长,叶轮与螺帽之间的密封老化,在一些酸碱性物质的环境中,酸碱性物质会进入轴孔,腐蚀泵轴,长时间不更换泵轴将会造成泄漏和泵轴强度降低,最终造成断轴的现象,大大降低了渣浆泵的使用寿命,因此需对现有渣浆泵结构进行改进防止液体进入到泵轴轴孔中,保证渣浆泵的长时间稳定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渣浆泵。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渣浆泵,包括泵体前侧连接管路,前述泵体的后侧连接悬架,前述悬架与泵体之间设置后盖,在后盖、悬架中心设置有泵轴,泵轴的其中一端伸出悬架外与外部动力源连接,泵轴的另一端与叶轮连接,前述泵轴与叶轮连接的一端外圆设有T型外螺纹,前述叶轮采用整体氟塑料一体成型,叶轮的其中一侧设有用于连接泵轴的凸台并在凸台上开设有凹形内腔,前述凹形内腔内设有与泵轴连接的T型内螺纹,叶轮的另一侧为用于渣浆流动的圆柱形空腔。
优选地,前述悬架上部分包含两个用于支撑泵轴的支撑架,前述支撑架的内孔均设置有用于支撑泵轴旋转的轴承,其中靠近泵轴头部的支撑架内孔内设置有一个滚珠轴承和一个深沟球轴承,另一个支撑架内孔设置有一个滚珠轴承,提高泵轴的轴向受力和径向受力,防止在渣浆泵在工作过程中的抖动造成泵轴损坏。
优选地,前述悬架顶部安装有吊耳,能方便对悬架的安装,悬架下部分设有用于固定和支撑渣浆泵的底座,前述悬架的底座开设有固定通孔,用于固定渣浆泵,减少渣浆泵运行过程中的抖动现象。
优选地,前述悬架的两侧均连接有用于防止轴承位移的轴承封盖。
优选地,前述后盖与泵轴的间隙处安装有密封部件,前述密封部件采用压盖进行压紧,前述压盖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后盖上,防止进入到轴孔的介质外漏。
优选地,前述密封部件为柔性石墨填料,具有良好的耐酸耐碱性能和良好的密封性能。
优选地,前述叶轮的叶片内镶嵌有用于提高叶片强度的金属丝。
优选地,前述泵轴采用17-4PH材质,泵轴还需经沉淀硬化处理,使泵轴具有良好的韧性和较高的硬度,提高泵轴使用寿命。
优选地,前述泵体和悬架均采用铸钢铸造一体成型,可以获得复杂形状的零件并且生产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叶轮采用整体氟塑料一体成型,具有良好的耐酸耐碱性能,将现有的螺帽锁紧叶轮的方式代替为叶轮自锁紧的方式,减少泄漏点,防止酸碱进入轴孔腐蚀泵轴,结构简单,实现了泵的长时间稳定运行,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渣浆泵中的泵轴和叶轮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渣浆泵中叶轮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泵轴,3、吊耳,4、悬架,5、后盖,6、泵体,7、叶轮,8、密封部件,9、压盖,10、金属丝,11、固定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巨浪泵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巨浪泵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56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