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5065.X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9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武;郭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桁架 楼承板 打包 吊装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支架不能用于吊装,一是因为支架的强度不够不能用于吊装,二是因为支架上没有设置吊耳不能提供吊点;而吊装一般采用吊带将楼承板捆起来再将挂钩挂在吊带上吊装,由于使用吊带将楼承板捆起来,使得吊带与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摸(一般为0.5mm厚的热镀锌钢板)直接接触,吊装过程中往往会造成底摸发生卷边现象。一方面,这种吊装方法操作比较繁琐,吊装时要使用吊带对楼层板进行捆绑然后挂钩,此操作费时费力大大降低了吊装的效率;另一方面,由于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摸刚度很小,因此采用吊带吊装钢筋桁架楼承板一般都会造成底摸变形,变形会造成楼承板拼缝不严,影响施工质量和观感效果。因此对于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吊装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施工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以有效地解决钢筋桁架楼承板吊装过程中的滑移、变形和损坏问题,并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包括下横梁、上横梁以及拉结于所述下横梁与所述上横梁的两侧的对拉侧杆,所述下横梁与所述上横梁的外部包裹有弹性垫层,所述下横梁、所述上横梁及两侧的所述对拉侧杆之间围合形成供钢筋桁架楼层板搁置的打包空间。
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对拉侧杆的顶部螺纹连接于所述上横梁。
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对拉侧杆的顶部设有第一螺纹段,所述上横梁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螺纹段插设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螺纹段上螺合有抵顶于所述上横梁的顶部的第一螺合件。
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上横梁的顶部和底部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第一加强垫片,所述第一加强垫片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贯通的第一开孔。
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对拉侧杆的底部螺纹连接于所述下横梁。
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对拉侧杆的底部设有第二螺纹段,所述下横梁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螺纹段插设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螺纹段上螺合有抵顶于所述下横梁的底部的第二螺合件。
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下横梁的顶部和底部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第二加强垫片,所述第二加强垫片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贯通的第二开孔。
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上横梁上设有吊耳。
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吊耳呈倒U型,所述吊耳的两侧焊接于所述上横梁的两侧。
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弹性垫层为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下横梁、上横梁及对拉测杆构成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打包空间,来打包钢筋桁架楼承板,通过在下横梁和上横梁上的外部包裹弹性垫层,可尽可能地减少打包过程中对钢筋桁架楼承板的破坏,确保上下横梁与钢筋桁架楼承板紧密接触,避免吊装过程中钢筋桁架楼承板滑动。
进一步的,通过在上横梁上设置吊耳,可在钢筋桁架楼承板吊运过程中提供吊点,安拆方便,可重复利用,有效避免了用传统方法吊运使楼层板发生变形的现象,将楼承板吊装运输过程中的损坏降到最低,保证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中上横梁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中上横梁的立面图。
图4为图2的1-1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中吊耳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50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握力旋转钢筋钩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用材料运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