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杯体脚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4124.1 | 申请日: | 201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61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昌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昌宪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张晶;郭佩兰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杯体 脚座结构 环凹槽 底面 容室 开口 结合部 朝上 抵接 底端 种杯 周面 | ||
一种杯体脚座结构,其可与一杯体连接,其中杯体具有一开口,且杯体的周面靠近底面处环设有一环凹槽,此脚座结构包括有一连接部,其顶端设有一顶部,且底端设有一底部;其中顶部设有一结合部,用以与杯体的环凹槽结合连接,而底部可平置于一平面上,其底面朝上凹设有一容室,此容室中设有一定位部,用以与杯体的开口抵接定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杯体结构有关,尤指一种杯体的脚座。
背景技术
图7所示为一种已知的杯子结构,其由一杯体5A及一脚座6组成,其中该杯体5A的周缘靠近底端处设有一环凹槽51A,而该脚座6的顶端设有一环凸缘61,可将该杯体5A的环凹槽51A与该脚座6的环凸缘61相嵌合,藉以组成完整的杯子。上述杯子的制造过程是将该杯体5A与脚座6分开制造,并依如图所示的组合状态加以包装,藉此具有运输途中节省空间的优点。细言之,除了一个杯体5A可与一个脚座6相结合之外,多个杯体5B、5C之间更可利用杯体的开口端缘与另一个相邻杯体的环凹槽相结合而形成相互迭置的状态,此状态可缩减整体所占的空间,进而有利于仓储及运输。
但此已知结构组成该状态的包装时,一个包装内虽可组合多个杯体,然而仅有一个脚座,以致其余应与各该杯体成对的脚座必须另外包装,且由于各脚座之间并无相互定位的结构,因而只能随意容置于包装内,无法有效缩减其占用空间,整体而言并未具有良好的包装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杯体的脚座结构,其顶端及底端分别可与杯体的底端及顶端嵌接而获得与杯体相互定位的功效,藉此便于产品的包装。
为达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杯体脚座结构,其可与一杯体连接,其中该杯体具有一开口,且该杯体的周面靠近底面处环设有一环凹槽;该脚座结构包括有:
一连接部;
一顶部,其设于该连接部的顶端;该顶部设有一结合部,用以与该杯体的环凹槽结合连接;
一底部,其设于该连接部的底端,且可平置于一平面上;该底部的底面朝上凹设有一容室,该容室中设有一定位部,用以与该杯体的开口抵接定位。
在一实施例中,该结合部为一连续且完整的环状体;该定位部为一连续且完整的环状体。
在一实施例中,该结合部包括有复数个区块,各该区块间隔地排列形成环状;该定位部包括有复数个区块,各该区块间隔地排列形成环状。
在一实施例中,该顶部具有一呈环状的边墙,该结合部设于该边墙的顶端内缘,且朝环中心方向伸出呈凸缘状。
在一实施例中,该底部的底面周缘形成有一支撑部,该支撑部与该定位部之间形成有一嵌入空间,供该杯体的开口伸入该嵌入空间并与该定位部抵接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杯体脚座结构,其顶端及底端分别可与杯体的底端及顶端嵌接而获得与杯体相互定位的功效,藉此便于产品的包装。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与杯体结合的状态示意图。
图5、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已知结构与杯体结合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昌宪,未经刘昌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41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合一多用途的功夫茶杯
- 下一篇:一种具有过滤茶叶功能的茶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