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有机肥发酵及搅拌成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3826.8 | 申请日: | 201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7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戴申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兴隆肥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7/02 | 分类号: | C05F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有机肥 发酵 搅拌 成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有机肥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生物有机肥发酵及搅拌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经生物物质、动植物废弃物、植物残体加工而来,消除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富含大量有益物质,包括:多种有机酸、肽类以及包括氮、磷、钾在内的丰富的营养元素。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在罗马时代,农民就发现在种植过豆科植物的大田里种植谷类作物时,其产量有所提高,因此,就注意到细菌能增富农业土壤中的营养。直至19世纪,德国的苜蓿种植者和美国的一些大豆种植者,他们利用苜蓿田或大豆田的土壤,转移接种至新的农田,从而使作物产量得到提高。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生物有机肥加工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没有设置清洁水泵,不能在加工之后自动对机体进行清洗,没有设置观察窗,不能实时了解机体内部的加工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生物有机肥发酵及搅拌成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没有设置清洁水泵,不能在加工之后自动对机体进行清洗,没有设置观察窗,不能实时了解机体内部的加工情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生物有机肥发酵及搅拌成型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下方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且支架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清洁水泵,所述支架内部靠近清洁水泵的右侧位置处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机体的底部设置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的前表面上设置有下料口螺纹,所述机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与机体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搅拌轴的外部设置有搅拌桨,所述机体的上方设置有发酵搅拌成型机顶盖,所述发酵搅拌成型机顶盖的上方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变速箱,所述变速箱的上方设置有电机,所述机体的前表面上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与机体的连接处设置有观察窗固定螺栓,所述电机、电磁阀和清洁水泵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外置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与搅拌轴通过变速箱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搅拌桨共设置有六个,且六个搅拌桨均匀安装在搅拌轴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清洁水泵与支架通过底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观察窗与机体通过观察窗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脚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支撑脚均匀安装在支架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下料口与机体通过螺纹旋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电机与搅拌轴通过变速箱转动连接,通过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桨转动,对机体内的肥料进行搅拌。
(2)本实用新型搅拌桨共设置有六个,且六个搅拌桨均匀安装在搅拌轴的两侧,通过六个搅拌桨对机体内的有机肥进行充分均匀的搅拌。
(3)本实用新型清洁水泵与支架通过底座固定连接,加工完成之后,通过清洁水泵将清水抽入机体内,对机体进行清洗,使用智能快捷。
(4)本实用新型观察窗与机体通过观察窗固定螺栓固定连接,工作人员通过观察窗能够实时观察到机体内的加工情况。
(5)本实用新型支撑脚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支撑脚均匀安装在支架的底部,通过支撑脚对机体起到支撑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观察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料口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酵搅拌成型机顶盖、2-电机、3-变速箱、4-搅拌轴、5-搅拌桨、6-轴承、7-支架、8-控制器、9-清洁水泵、10-支撑脚、11-电磁阀、12-下料口、13-机体、14-观察窗、15-观察窗固定螺栓、16-下料口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兴隆肥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兴隆肥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38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