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隧洞的地下水控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3552.2 | 申请日: | 201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0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奕;刘玉申;韩璐;刘欣;王丽华;赵婷婷;张俊尧;曲莹;杨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吉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隧洞 地下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隧洞的地下水控排装置。
背景技术
隧洞区地下水分为空隙水、裂隙水、岩溶水,地下水主要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源,其分水岭及运移方向和地表水分水岭一致,自高处向低处运移至相对隔水层或压扭性断层阻隔后,于沟谷或低洼处沿薄弱部位呈泉水或散浸等形式溢出地表。
在隧洞施工过程中,随着洞挖长度的增加,其渗水量也在随之增大,有时得需要昼夜进行排放,现有的隧洞地下水控排装置,不能根据需要进行自动控排,由于隧洞的长度增加,其内部的空气也会随之改变,不利于工作的开展,现有的控排装置中,不能及时的检测隧洞内部的氧气量,存在安全隐患,不能对排出的污水进行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隧洞的地下水控排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能根据需要进行自动控排,不能及时的检测隧洞内部的氧气量和不能对排出的污水进行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隧洞的地下水控排装置,包括隧洞外壳、止水层、支撑架、水位传感器、排水沟、潜水泵、滤网、排水管、LED照明灯、气体探测器、高清摄像头、烟雾探测器、通风管道、循环水泵、污水净化分离装置、控制器和风机,所述止水层固定镶嵌在隧洞外壳的内侧,且支撑架固定连接在隧洞外壳的内部,所述水位传感器镶嵌在支撑架的底部,所述潜水泵安装在排水沟的内部,且潜水泵与排水管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排水沟的顶部设置有滤网,所述LED照明灯、高清摄像头与烟雾探测器均固定连接在隧洞外壳的内侧顶部,所述气体探测器安装在支撑架的一侧,所述通风管道固定安装在支撑架的顶部,所述排水管的末端连接有循环水泵,且循环水泵与污水净化分离装置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通风管道的一端连接有风机。
优选的,所述通风管道的外壁上设有通风孔。
优选的,所述水位传感器的一侧设有控制器,且控制器与潜水泵之间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位传感器、潜水泵、LED照明灯、气体探测器、高清摄像头、烟雾探测器、循环水泵和风机均与外部的监控主机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有救生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隧洞的地下水控排装置设有水位传感器,可检测隧洞内部水位,并通过控制器控制潜水泵进行排水,可实现自动排水,安装有气体探测器,可随时对隧洞内部的气体进行探测,当涌现大量地下水时,可利用救生设备进行自救,安装有高清摄像头和监控主机,可随时掌握隧洞内部情况,安装有污水净化分离装置,及时对隧洞内部排出的污水进行处理,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隧洞外壳,2、止水层,3、支撑架,4、水位传感器,5、排水沟,6、潜水泵,7、滤网,8、排水管,9、LED照明灯,10、气体探测器,11、高清摄像头,12、烟雾探测器,13、通风管道,14、循环水泵,15、污水净化分离装置,16、控制器,17、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吉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未经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吉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35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焊接架
- 下一篇:理赔单据的字符识别方法及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