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控制遮阳伞伞面转向的把手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3213.4 | 申请日: | 201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3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王英英;惠涛;朱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海市美阳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B9/02 | 分类号: | A45B9/02;A45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70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控制 遮阳伞 转向 把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户外休闲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控制遮阳伞伞面转向的把手。
背景技术
遮阳伞是用于遮风挡雨挡阳光的,下雨时,雨会随着风向飘落,晴天时,太阳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改变照射角度,因此适时的调整遮阳伞面的角度,是非常有必要的。调整伞面角度,主要是利用遮阳伞斜杆(即转动轴)上的转动把手,把手带动斜杆转动,斜杆再带动伞面转向。而现有遮阳伞伞面的的转向把手为一固定整体,把手近似平行于遮阳伞斜杆,力臂较短,操作使用时较为不便,想要转动换伞面位置,必须在伞面另外施加一个扭力才可以,给消费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特别女性使用者更是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控制遮阳伞伞面转向的把手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遮阳伞伞面转向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把手座固定在遮阳伞斜杆上,所述的把手座与折叠臂转动配合连接,在把手座与折叠臂的连接处设置弹性限位部件。
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遮阳伞伞面转向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把手座包括把手座A和把手座B,相应的折叠臂包括折叠臂A和折叠臂B,把手座A和把手座B通过沉头螺钉固定,折叠臂A和折叠臂B与把手座A和把手座B相对应的连接面设置垫圈,折叠臂A和折叠臂B与把手座A和把手座B通过销轴内螺与销轴外螺转动配合连接。
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遮阳伞伞面转向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限位部件包括钢球与弹簧,所述的把手座A的一端面设置限位槽,钢球与弹簧组成的限位部件在折叠臂内并与限位槽滑动配合限位。
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遮阳伞伞面转向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折叠臂A和折叠臂B通过盘头螺钉、螺母固定。
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遮阳伞伞面转向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限位部件为扭簧,所述的扭簧一端固定在把手座上,另一端固定在折叠臂上。
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遮阳伞伞面转向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限位部件为扭簧,扭簧设置在把手座A与折叠臂A之间,在把手座A的转动孔中设有卡槽,扭簧与卡槽卡接限位。
上述遮阳伞把手结构改良后,可以将把手旋转一定的角度,加长了力臂,便于操作,且不占用空间,结构简单,限位牢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臂的折叠状态参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臂的使用状态参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整伞结构中的应用参考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解释。
一种用于控制遮阳伞伞面转向的把手,把手座11固定在遮阳伞斜杆10上,所述的把手座11与折叠臂转动配合连接,在把手座11与折叠臂的连接处设置弹性限位部件,该限位部件可以有效控制伞面转动后定位。把手座11包括把手座A1和把手座B2,相应的折叠臂包括折叠臂A3和折叠臂B4,把手座A1和把手座B2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在斜杆10上,折叠臂A3和折叠臂B4与把手座A1和把手座B2相对应的连接面设置垫圈,折叠臂A3和折叠臂B4与把手座A1和把手座B2通过销轴内螺与销轴外螺转动配合连接,垫圈可使折叠臂与把手座转动时摩擦小。所述的弹性限位部件包括钢球5与弹簧6,所述的把手座A1的一端面设置限位槽7,钢球5与弹簧6组成的限位部件被固定包裹在折叠臂内钢球5可与限位槽7触碰滑动配合以达到限位,摇动折叠臂,钢球5就会挤压弹簧6脱离限位槽,就可以转动伞面。折叠臂A3和折叠臂B4通过盘头螺钉、螺母固定。
所述的弹性限位部件为扭簧8,所述的扭簧8一端固定在把手座上,另一端固定在折叠臂上。所述的弹性限位部件为扭簧时,扭簧8设置在把手座A与折叠臂A之间,在把手座A的转动孔中设置卡槽9,扭簧8与卡槽9卡接时即可达到限位,当转动折叠臂时,扭簧8即可脱离卡槽9转动伞面,使用简便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海市美阳伞业有限公司,未经临海市美阳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32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双抱夹袋机构的超微细粉包装系统
- 下一篇:一种撕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