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自动搅拌装置的手浸锡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3084.9 | 申请日: | 201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4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浩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成翔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00 | 分类号: | B23K3/00;B23K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5000 河南省安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搅拌 装置 手浸锡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浸锡炉,特别涉及一种带自动搅拌装置的手浸锡炉,属于电气设备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低压配电柜接线中,需要在母线上连接接线端子,按照工艺要求,在母线与接线端子压接完毕后,为了增加接线端子的导电性及后期接线方便,需要对接线端子进行浸锡操作,对于产量大,需要连续浸锡操作的产品,一般采用波峰炉生产,波峰炉由马达带动,不断将锡液通过两层网的压力使其喷起,形成波峰,这样使锡铅合金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但波峰炉属于大型设备,设备成本高,运行维护复杂。因此对于中小批量的母线制作,特别是中小企业间断生产中,经常采用的方式是使用手浸锡炉进行人工浸锡,而手动型锡炉属静态锡炉,因为锡铅的比重不同,长时间的液态静置会使锡铅分离,重组份的铅沉积在熔锡槽底部,锡浮在熔锡槽上部,锡铅分离会严重影响母线的镀锡效果,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目前应对锡铅分离的常用做法是在使用过程中每间隔两小时左右人工搅动锡液,但此种方法对工人责任心要求较高,而且人工搅拌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目前的手工浸锡炉大部份都是电热管式加热,电热管加热的弊端在于加热位置集中,也加剧了铅锡分离的现象,电热管式浸锡炉在开机后电热管开始加热时,还需要同时将锡条在电热管上来回均匀移动,否则会使电热管温度过高而烧毁,操作相当繁琐,而且加热管的使用寿命普遍不高,需要经常进行维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自动搅拌装置的手浸锡炉,可以对熔锡槽内的锡铅熔融液进行自动搅拌,而且加热装置寿命长,加热均匀,操作简便。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带自动搅拌装置的手浸锡炉,包括浸锡炉体、加热装置、温度控制装置、松香杯,浸锡炉体上方设置有熔锡槽,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浸锡炉体内熔锡槽下方,熔锡槽内自由放置有一根强磁棒,所述浸锡炉体内还设置有六块电磁铁,六块电磁铁均匀分布在熔锡槽下方,呈环状分布,所述电磁铁连接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电路、加热控制电路、时钟振荡器、脉冲分配控制器和电磁铁控制器,所述控制电路控制六块电磁铁产生旋转磁场,带动熔锡槽内部的强磁棒进行旋转;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为陶瓷加热板;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铁控制电路与定时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技术效果在于:通过在熔锡槽下方设置可产生旋转磁场的电磁铁,旋转磁场带动熔锡槽内的强磁棒对锡铅合金熔融液进行搅拌,避免了人工搅拌的繁琐工序,而且搅拌质量好,搅拌速度和强度可调,加热装置采取外部加热方式,使用了陶瓷加热板,使用寿命长,加热均匀,进一步避免了铅锡分离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控制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以下提供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实例,这些实施实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阐述,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成翔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成翔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30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