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可折叠电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2991.1 | 申请日: | 201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6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吴多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多群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神州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24 | 代理人: | 周松强 |
地址: | 571900***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可折叠 电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电动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代步工具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其中电动车就是十分普及的一种代步工具。但是现有的电动车重量一般较重,且在人员众多的环境中不便于携带;于是现有的电动车中出现了可折叠电动车,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可折叠电动车其折叠不够彻底,而且折叠后对于力气较小的人员只能够提行或者拖行,同样不便于携带,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电动车的使用与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折叠程度高且折叠后可以便于推行和携带的便携式可折叠电动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可折叠电动车,包括前轮机构、后轮机构、车头机构、驱动机构、车座机构和设置有容纳前轮机构及后轮机构的容置空间的车身机构,所述前轮机构和后轮机构均与车身机构活动连接,所述车头机构与前轮机构可拆卸连接,且其与车身机构活动连接,所述车座机构与后轮机构可拆卸连接,且其与车身机构活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后轮机构驱动连接;
所述前轮机构包括前轮和前摆臂,所述前轮与前摆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前摆臂的另一端与车头机构可拆卸连接,且二者固定后与车身机构活动连接;所述前轮包括无辐条轮毂、车圈、多个转动轴承和免充气式空心轮胎,所述无辐条轮毂与前摆臂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其中部设置有后轮容纳槽体,所述车圈套设在轮毂上,所述空心轮胎套设在车圈上,所述多个转动轴承均匀安装在轮毂四周,且每个转动轴承均通过轴心固定连接在轮毂上,在电动车运行时,车圈与空心轮胎均围绕着轴承转动;
在电动车折叠时,所述前轮通过前摆臂转动收纳于车身机构的容纳空间中,所述后轮机构转动后后轮收纳于后轮容纳槽体内。
其中,所述后轮机构还包括后摆臂、第一空心转轴和座包杆,所述后摆臂的一端与后轮活动连接,所述后摆臂的另一端与第一空心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空心转轴活动连接在车身机构上后与座包杆卡接,且座包杆卡接在车座机构上;当座包杆从车座机构上取下时,后轮可通过第一空心转轴在车身机构上的转动折叠在车身机构中。
其中,所述车身机构包括U型车架、第一波盘柱和第二波盘柱,所述第一波盘柱和第二波盘柱分别固定连接在U型车架的两端,所述第一波盘柱与第一空心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波盘柱与车头机构活动连接,且车头机构穿过第二波盘柱后与前摆臂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车头机构包括扶杆、连接杆、控制座、固定帽和第二空心转轴,所述第二空心转轴活动连接在第二波盘柱后,其下端与前摆臂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通过固定帽与第二空心转轴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且连接杆通过控制座与扶杆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座与驱动机构电连接,固定帽固定连接杆与第二空心转轴后,通过控制扶杆可带动前轮机构与其同步运动。
其中,所述车座机构包括座垫架和坐垫,所述坐垫架和坐垫一体成型,所述座垫架的一端开设有与座包杆形状大小相配适的通孔,且其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U型车架上;所述座包杆的一端卡接在通孔上,且其另一端与第一空心转轴卡接。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电池,所述电机安装在后轮内且与后轮驱动连接,所述电池固定连接在车身机构上,且其分别与电机和控制座电连接。
其中,所述座包杆上还套接有用于减震的弹簧,在电动车使用时,所述弹簧夹持在座包杆与第一空心转轴之间且呈压缩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前轮和后轮均可折叠,前轮折叠后可收纳于车身机构中,后轮折叠后可收纳于前轮当中,这样收纳完成之后,电动车整体车身折叠程度高,所占的空间小,便于携带;
2、本实用新型中在前轮的轮毂上安装有多个转动轴承,空心轮胎随着车圈套接在轮毂上,即车圈套接在多个转动轴承上,在后轮驱动后,前轮呈车圈和空心轮胎转动式滚动,轮毂不转动,这样的设计既可以保证前轮的折叠方便,也能够使得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更加平稳。
3、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免充气式空心轮胎,一方面可以和车圈一同更好地与多个转动轴承相匹配,实现电动车的平稳运行,另一方面也免充气式空心轮胎具有不怕扎、弹性好、耐磨、滚动阻力小等优点,能有效地延长车轮的使用寿命和增强车轮的工作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可折叠电动车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可折叠电动车前轮折叠后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可折叠电动车前轮和后轮均折叠后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多群,未经吴多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29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